关于作者:
菲利普·津巴多,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著名心理学家,在心里学界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更为人熟知的是,他做了著名的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实验有效地证明了情景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核心观点
我们的心智并不靠谱,很容易被别人的观念同化。了解影响力背后的心理机制才能防止被人洗脑。
影响力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观点总结
只有更好的了解影响力发生的原理,才能更好地抵御不良影响。总结有两种被影响的方式,一种是行为的改变,一种是态度的改变。
关于行为的改变:行为改变不只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还为了获得正确感。想要克服盲目从众,就要时刻给自己一个准备退出按钮。
第二个观点是关于态度的改变,越少的诱导越能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对抗这种不良影响,关键就是坚持说不。
第一部分
先来看第一个观点,行为改变不止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还为了获得正确感。想要克服盲从,就要时刻给自己准备一个退出按钮。
人们改变行为,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从中。所谓从众,指的是通过情景的压力让人们的行为直接发生改变。说白了,就是处在群体当中的人,都有跟群体保持一致的倾向,没有人胁迫或者直接要求,人们自发就会这么干。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的做从众行为呢?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想要获得社会认可。也就是说,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包括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是影响人们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被社会认可,就像一种奖励,它让人们总是愿意随大流,甚至牺牲个人看法,跟群体保持一致。不然的话,他就会成为一个被拒绝的人,变得孤立无援。
除了获得社会认可,其中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获得一种正确感。什么意思呢?试想这么一件事,如果你来到一个不熟悉的情景中,你能够视线知道这么做是正确的吗?你能知道关于这个情景的全部信息吗?肯定不能吧。所以你会求助他人来获得信息,而你会天然觉得别人肯定比我知道更多。所以,你就想附和他人,好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信息。
作者认为,从人性来讲,审视自己的观点,确认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果你能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你就会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对生命的掌控感,就能对自身的能力感到满意。那么问题来了,谁来决定观点是不是正确呢?作者认为,大多数正确观点,其实都来自于一种社会认同,它并不是绝对客观的。比如,判断一个人适不适合当田径选手,一定是把他跟其他人做个比较,看谁跑得更快。而不是适不适合当田径选手,一定是把他跟其他人做个比较,看谁跑的更快,而不是仅仅看这个人一分钟能跑多远。换句话说,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常常是我们衡量正确性的标准。正是由于人们对正确性的需要,让你开始注意他人的行为,尤其是当我们处于在一个不确定的新环境时。
人们的表现出既是为了维持社会认可,也是为了增加他们在不确定环境中正确行动的机会。一个人来自这两方面的冬季两项越强烈,那么群体对他的压力就越大。 也就是说,对持不同意见的人给予少数社会支持,就能轻易地让从众的束缚减少。
这就是第一个观点,行为改变不只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还为了获得正确感。人们在表面上采取所谓的规范行为,也就是大多数人公认的做法,仅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喜欢,接纳和尊重。除了获得社会认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获得一种正确感。如果你能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你就会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对命运的掌控感,而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常常是我们衡量正确性的标准。想要克服盲从,也不难,就是时刻给自己准备一个退出按钮。一旦陷入了一种你不熟悉的感觉被动的情境时,你就要立刻检查你的独立性,发现束缚你的强制规定,做好接受因你的退出而引起麻烦的准备,敢于给自己的心理和身体找到一个出路,然后退出或者大声求救。
第二部分
刚才说的从众和服从,其实都是在没有首先改变态度的情况下,通过一种情境压力,直接改变人们的行为。下面再来看一种更深层次的改变,那就是人们态度的改变。通常人们认为,要先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才能进而改变他的行为。这个观点在我们身边还是很普遍的。但是下面我们要说的这种改变的方式,可能就要颠覆你认知了,因为它是通过行为的改变反过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在态度的改变中,越少的诱导越能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对抗这种不良影响,关键就是坚持说不。这里面主要涉及一个心理学中的重要知识,那就是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在你身上发生了与你本来态度矛盾的行为,你的认知不协调会带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迫使你改变态度,来缓解这种不舒服的状态。所以,如果想改变别人的态度,让他们喜欢被强迫作出的行为,那么,诱导越少越好。因为诱导越强烈,人们就越感觉不到是自由选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