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喜欢贴近现实状态情状的生态表达,会让人觉得此刻拔地而起。最近常想它们背后的根是什么。除非真正显现,可以说并没有差别。梦境再度涌来的时候,它们替代的创造可能出其不意。持续下沉的力量告诉我们不能有任何掉以轻心。太紧却也有可能漏掉灵魂本来的节拍律动。
没人不喜欢自身的节奏,渴望被解读,不要过度解读。清晰,也未必力透纸背。那个伤人的其实也没想那么多,曾经拥有愉快的性,打开APP看到记录周期的曲线,底下还有一些实地周边,深觉众生皆苦——有没有想过侵入生死界限的时候,就僭越了神?
这不需要补偿,肉身设若坏死。
有毁灭的能量但不伤人。
人们选择支撑的除了不能的还有合理的,还有最重视一种,凭直觉相近。近期明显觉察使用生命早期的文法造句,是因为确信,还有被确信。爱与被爱太沉重,涉及这话题,更多人们回避,这类题材小说不少,真写得好的都是泥足深陷红尘加身。
不言爱才轻松,没有比较,背后的潜台词更接近误解。去掉误解,话语只是话语。为了推开做出代价,为了代价又再往回追。从极小就知道,亲子关系就很说明情感的向度。何以戏剧,场景内外,她说她在收,我说我知道,我听到她的声音如同一个信号。没有可比性,故事内部轮廓和外部羁绊,无端猜测其实无趣。用尽心力才有价值,否则又能算什么呢,真心分级,是时间。不是广义表面地分,是时间。没有时间,何以装载。能够涵容包裹,能够拥抱丢开。
它们还在路上那便属事实。轮廓中精致的已经说明了,深信不需要言语。还是说了,我们触碰,也没到一触即发。擦枪走火的个性就本质来讲自身都是戏剧,由外部的时间与事件罗列统合,最终生成的你做出来就能得到靠近。有人是索引,有人是内容,不同的人,不同距离;不同缘分,内部的过程,是于外间不存在。它是充沛休息,也是认识短眠。
看过同类题材有了比较,觉察事物本身的规律,还有突破自身限度,超越自身从不完美,多重接纳开启。只能是开启,大部分谈论自我流于空泛实无办法。最好的或许过去了,还有更好的清澈的发生,以构成的结果,形式优美,风格独具。
所思所想,皆作片段。
懂得就好,不懂也好;爱本菩提,扬掉手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