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去大学老师家做客,老师夫妻俩在厨房忙活着晚餐,我和他8岁女儿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一会儿快递员打来电话让在小区门口取快递,于是我带着老师的女儿下楼取快递。外面下着大雪,天气冷,我们在穿外套时,女孩说:”叔叔,我们要快点下楼,快递员叔叔在外面等着,他一定很冷”。取了快递上楼坐电梯时,她上前按开电梯门,礼让我和邻居们先进,自己最后一个进!
教养这么好的孩子,真是让人心生羡慕。
我问老师“你女儿这么懂事,有教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花了不少心吧?”
老师笑着说:“我说出来可能你不信,但是其实我们真的没有花什么太多心思来培养她,在生活中就是陪伴她的时间多一些。
一开始我不信,后来我深信不疑。老师是个喜欢看书的人,家里到处都是书,尤其钟爱小说和散文书籍。他爱人也是老师,也喜欢看书,开朗爱笑。他们家很少看电视,吃完晚饭后就出去散步1小时,回家后就聚到一起读书,夜色柔和,灯光缱绻,各自徜徉在自己的人文世界里。
女孩生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热爱读书不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就像吃饭、呼吸、睡觉一样再正常不过。老师夫妻俩又都是非常温文尔雅的人,做事有礼有节,考虑别人的感受,言传身教,肯定无需刻意培养啊!
记得上大学时,学院请了一位市上知名的优秀教师做讲座,那位老师语言幽默诙谐,讲的内容精彩实用,让我们受益匪浅。
最后到了提问环节,有一位同学问:老师我知道你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在南大上研究生,在家庭中你是怎么教育她的呢?
那位老师说:我教育女儿的方法就是在陪伴中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她。女儿起初不爱读书,我并没有强求她,而是在闲暇时间我和我爱人有意在她面前读书并相互分享一些书中有趣的故事。渐渐我女儿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经常带女儿去野外郊游,在郊游时要带上各自喜欢的书、帐篷和睡袋。在游玩过程累了,我们打开睡袋,撑起帐篷,躺在里面看书,泅泳在各自的人文世界里,感到非常的惬意和快乐!
我们也常常在一起逛街买衣服,八卦一切可以八卦的话题,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一起探讨关于情亲、爱情和友情困惑和无奈。在与女儿朝夕相处中,我们建立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也看到了她的进步与成长。
听了那位老师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深思,原来有一种教育是在陪伴参与中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着受教育对象。
任何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是有因可循的,他的因在家庭,他的因在父母。每一位优秀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与他并肩同行的父母。
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条河流的话,家庭教育是上游,学校教育是下游。上游的水质如果已经污染的话,流到下游也已经是坏的。现在很多家长自己的子女教育不好,寄期望于老师,家庭教育轻描淡写,老师也是力不从心。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缩影,一个问题学生,他所处的原生家庭肯定是充满问题。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单亲工人家庭的孩子,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家里非常穷困,孩子成绩非常差。家长会上,老师找父亲谈完话之后,父亲苦闷思索,抽了一晚上的烟,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孩子每天放学后,把老师教的内容,要求孩子重新教给自己一遍,自己和孩子一起参与学习!结果这个办法效果显著,孩子觉得自己每天的学习意义非凡,一直到孩子考起重点大学,父亲才终止了这个方法。坚持的这些年,父亲也从文盲变得懂了很多东西。
家庭教育不是你站在孩子身边玩手机,而孩子一个人在做作业,不是你在嘴里叼着烟手里搓着麻将,而孩子一个人在书房看书,不是你在追着偶像剧,而孩子一个人在玩着玩具。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慢慢影响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