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路过一所小学,也正是孩子们上学、放学的时候。学校附近的道路两侧,横七竖八停满了私家车,大门口里三层外三层乱哄哄,全是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孩子们穿统一校报,背着沉甸甸的书包,从车里牵出来,送进铁栏杆围严的学校,又从铁围栏里拽出来,塞进铁壳带回家,像一只只绳牵笼养的小狗。
不由的回想起五十年前我们的儿童时代,上学邻家结伴会同学,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蹦蹦跳跳到学校,放学站路队,没出校门就乱套,一个个像自由飞翔的小鸟。女孩子们抓齿齿(小石头子)、跳方方、跳皮筋……男孩子们打缸、滑冰、掏鸟窝……玩的好不快活!不到吃饭睡觉不回家(回去也被撵出来,屋太小,孩子们都在家,大人就没法干活了)。穿衣别说统一,不露肉,冻不着就是标准。父母双职工,家境好点的,被服厂量身定做,西式褂裤,上有衣兜,下有裤兜。家境不好,只父亲一人上班孩子又多的家庭,母亲自制中式衣裤,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倒衩衩(衣兜)。还要接力穿,大的穿完小的穿。更有甚者,天气热了把棉花掏出来是单衣,天冷了再把棉花塞进去就是棉衣。内无衬衣,外无罩衣,光不出溜三件,裤、袄、肚兜。现代人把新衣服磨破了露肉穿,显性感。那时候磨破的衣服打补丁穿,为遮羞。圪膝盖子,屁股蛋子,四圈蜘蛛网,那是有缝纫机人家才能打出的补丁。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大城市的知青、兵团战士、化肥厂青工,把相对现代文明带入县城,人们开始普遍重视内衣内裤,外裤袄罩。但是,物质匮乏,经济条件差,不是无货就是要布票,再就是买不起。样式千篇一律仿军装,男女老少一个样。颜色单调出奇黑灰蓝。最有朝气的是白衬衫蓝裤子配红领巾,也只在汇操表演时穿。因为“也要批判资产阶级”,“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教导人人都听。
初中二年级,1975年,班上一女生穿出一件粉红色的确良衬衫,袖口向上挽两圈,露出白白的胳膊,配一条合体的浅灰色涤卡裤子,微显胸腰和少女的曲线。眼看嘴不说,同学们特别是男同学心里都在默默地欣赏,真好看……女同学们也羡慕,这县城里根本买不到的东西,人家是哪弄来的?不出一个月,班上又多了两位的确良,上间操时可见,操场上星星点点,别的年级别的班,也有了的确良。黑黑的长辫或羊角辫下,艳艳的的确良,远远看去,红的似火,粉的如花,把个校园也妆扮靓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榜样力量无穷无尽。女同学们都想拥有一件自己的的确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北京上海天津呼和浩特包头的亲朋好友,出差外调的邻居,在帮她们实现愿望。九月开学,又有女生穿上了心爱之衣的确良。一天,邻座男生爬在我书桌上,与我商讨什么事,钢笔不下水,习惯性地朝身后甩了一下,惹祸了!我的前座粉红色的确良,才穿第一天,被他甩了一串墨!那女生,成串的眼泪顿时掉了下来。几位女生上前,叽叽喳喳一阵后一起去找男生的家长,要求赔新的。十几块钱,再说上哪买呀?男生妈妈只答应先洗洗看。第二天拿来了,女同学伤心的眼泪又止不住往下掉,崭新的,心肝宝贝似的的确良成过水的啦,能不伤心吗?
色泽鲜亮,平平整整不出褶的的确良,着实风摩了很长时间,以至于人人想拥有。第二年,男同学们也开始穿的确良了,白的,刚蓝的,穿上的人自信满满的。1977年5月1日,我专程去呼和浩特,用自己拉碳挣来的钱,买了第一件,刚蓝色的确良衬衫,一直穿到大学毕业工作之后。
2016年同学聚会,提起这有趣的曾经,敦樑说79年当兵复原后买的第一件,铁蛋说穿上第一件已进入80年代……
我难忘的的确良,现在看来,它如同塑料布,穿在身上,不吸汗、不透气,应该叫‘’的确热‘’!但那些年,我们却那么自豪,那么满足。
还记得你的第一件的确良吗?
网友评论
精薄透亮容易洗,看着凉快觉得凉,
追时髦,赶时尚,人人误认它高档,
纯棉质地遭嫌弃,哭喊要穿的确凉。
人说好,我说好,尼龙化纤得当道,
其实就是塑料布,价钱贵得不得了。
不用脑,不思考,上当受骗不知道,
纯棉低价送国外,以为人家乡巴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