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应该是这样的,让个人精神与学科精神融合,个人即是学科,所传授的学科即是个人的学科,有教师个人存在的学科课堂,才是孩子喜欢的课堂。然而,语文课堂却有一点不一样,语文老师不仅应该是语文的个性化代言人,还要更深入一步,那就是文本精神的个性化代言人,也即,语文老师这个角色,在课堂上应该是个人精神与文本精神的融合。
比如教学《桥》这篇课文,教师首先需要对党性和人性都要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教师所理解的人性是什么?是自私?是舐犊之情?是家庭温暖?是博爱?你无论怎么样理解人性,你都可以在这《桥》里找到依据,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与孩子建立起联系之“桥”,孩子才能很信赖地跟着老师畅游在《桥》的语文课堂中。是的,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和学生都是人,所谓“小说”,自然也是“人说”。基于“人”,孩子们能理解党支部书记将自己的儿子“揪出”来吗?不能!基于“人”,孩子们能理解党支部书记想托一把自己的儿子吗?当然能!基于“人”,孩子们能理解儿子就这样牺牲了吗?当然不能!是的,从“人”的角度,我们真的很难理解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举动,无论如何,党支部和儿子也应该保全一个才好啊。或者,倘若儿子不愿意跟着自己救护乡亲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啊。
在这文本里,党支部书记的举动已经超出了西方所谓个人英雄主义的文化观念,那是一种怎样的观念呢?对,那就是“党性”。“党性”在很多程度上是超越人性的,因为“党性”的根本在于牺牲自我,舍己为人,在于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一种最最刚强的对老百姓的“仁爱”之情。
当然,以上是我对“党性”的认识,如果我教学这篇课文,我可能是要把我对人性的理解和对文本的理解与文本自身融合起来。除了访问作者,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知道文本本来想表达什么!然而,我们可以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抓住文本的语言,一是读,一是试图从文本语言中揣摩出文本想表达什么,虽然还是老师和学生来表达对文本语言的看法,然而至少文本的精神多少有一点是被带出来的。而这其间,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对文本语言有高度的敏感才是。比如《桥》的第一自然段“如泼。如倒。”是啊,为什么就四个字?为什么是句号?语文老师如果深刻理解这种平静中的不知不觉的紧张以及那种不声不响的灾难即将来临的恐怖,那么或许文本就是真的在语文老师的嘴中说话了。
因而,从这方面讲,语文老师真的是一种综合体,那就是,语文老师不仅仅是语文和教师个体的结合,在此时此地的课堂上,语文老师更应该是个人精神和文本精神所熔铸而成的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