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还以为没有多大关系。今天看了《反溺爱》这本书才知道,金钱观与价值观密不可分。
从来都不敢跟家里谈钱,因为从小就没谈过。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自己被寄养。听到最多的就是,爸妈去挣钱,给你买好吃的,买穿的。意识里就是觉得,有了自己爸妈就有负担了,必须得去挣钱,我们家没钱。
上初中那会儿,爸爸妈妈又外出打工。妈妈给我留了张纸条,写的就是不是她不想留在家照顾我们,而是要去挣钱给我们交学费。当时看到纸条的时候,眼泪就流出来了。有感动,也有深深的愧疚感。觉得爸妈伟大,更觉得自己拖累了她们。感觉,家里没钱,都是因为我。所以,日后我对钱都很避讳。
上学从来不敢多向家里要一分,没买过一本课外书,没买过一个玩具,没有任何的要求。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让爸妈这么没钱了,再不能要钱了。
上高中,上大学,给的生活费也是刚刚好。很多时候甚至是不够,但是我不敢跟家里说,只能自己一再节约,不断压抑自己的欲望。
毕业后,工资也不高,每个月除了买必需品和吃穿用,也留不下什么钱。日子过得很普通,不敢投资自己,不敢去高档的店子。
很多时候,即便再喜欢的东西,也舍不得,都觉得东西太贵,自己买不起,自己不配。越来越自卑。
原来这一切的愧疚感和自卑感,都来源于不太好的金钱观。金钱观不正,自然物品和自己的价值观也没法正常。
好的金钱观,才能有好的价值观。感谢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探索,认清楚自己,然后有更多的正确观念去教育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