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在细雨中呼喊》,我学到了什么?

读《在细雨中呼喊》,我学到了什么?

作者: 岛民小事事儿 | 来源:发表于2022-04-22 18:34 被阅读0次

    一天读完《活着》,两天读完《许三观卖血记》,三天才读完在《细雨中呼喊》。相较于前两本书中故事的连贯性,《在细雨中呼喊》以蒙太奇的方式,一个片段接一个片段,娓娓道来。

    我写东西总是眼高手低,脑子里乱糟糟的,什么都有,但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着力点。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总是倾向于从最原始讲起。

    例如要描写一个小狗可爱,我可能要从它的身世,甚至狗妈妈写起。这样写作带来的麻烦就是,洋洋洒洒写一篇文章,有60%的内容是远离主题的,等写到真正切合主题的内容时,又发现篇幅太多而草草结束。

    最近通过读余华老师的作品,让我在写作上有所领悟。尤其是这本《在细雨中呼喊》,小说的写作手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别把叙事搞得太死板

    从学生时代写作文起,我们就被教育按时间顺序写是个不错的方法。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按时间顺序把叙述把事情叙述清楚,确实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不过按时间顺序,对于我来说,有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就是当我要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得刨根问底,从起源开始叙述。就如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

    读了余华老师的《在细雨中呼喊》,我才发现叙事并不一定非要按照线性。作者将一段段故事连缀起来,十几个鲜活的人物便跃然纸上。

    他可以在写完一个人去世之后,在接下来的篇章中又回到这个人的小时候展开叙述。而不会让读者觉得时空错位,反而思维更加的清晰,知道作者在叙述什么时段。我想这正是作者叙事能力高超的体现。

    二,蒙太奇写作手法

    外媒对这本书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小说中大概有6对以上的父子关系,是通过叙述者的眼睛或事件的蒙太奇组合来叙述的。

    我想起来大学时学习微电影拍摄时,有蒙太奇式的表现手法。当时我对这种创作手法也是一知半解,再次遇到这个词语时,我便查了一下相关资料。

    蒙太奇式写作手法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采用形象思维,以叙事和表现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

    我能理解的就是小说中多出以叙事结合侧面表现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特征。例如在写到父亲半夜常悄悄去寡妇家里,等黎明再回到母亲的被窝。母亲对父亲逆来顺受,却将账都记在寡妇头上,在一次与寡妇狭路相逢时,将粪桶泼在了寡妇身上。于是二人扭打起来,寡妇恶语相向。通过寡妇的话语和行为,展现出母亲和父亲的人物形象。

    三,虚实结合

    小说是以回忆的方式,通过孙光林的视角来记叙一个又一个片段。很明显,有的事情不是孙光林亲身经历,而是“道听途说”来的,甚至是臆想出来的。尤其是书中许多心理描写,细腻丰富,耐人寻味。比如他写祖父孙有元在束手无策时,竟异想天开地将死去的父亲送进当铺,企图和掌柜换些银两,当遭到拒绝被赶出去时,挥起父亲的遗体当成武器。作者的描写仿佛身临其境,实际上我觉得是虚实结合的一种艺术创作。

    这也给我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改变实打实的记叙方式。其实电影创作中也经常采用这种手法,即使是真实故事,也可以根据情节和效果适当地添加元素,或改编,使作品更有节奏感和感染力。

    其实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很多灵光一闪的念头,当我再想记下来时,便又飞走不见了。或许多读书能让我不断提高这样的即时捕捉能力。

    最近我又陆续购买了很多书籍,希望我能踏实读下去,与优秀的作者建立学习链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在细雨中呼喊》,我学到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bn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