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于夫妻就是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亲密,于兄弟就是肝胆相照,情同手足。亲密,于同志就是志同道合,戮力同行。亲密,是与自己联系最紧密的爱人、朋友、同志一起演绎的,一段段包含忠贞、团结、侠义的,或许平凡、或许传奇的故事。
反之,假亲密、不亲密,就必然堕入同床异梦、划席而坐、分道扬镳的境地。亲密,往往是很多人心向往之而不能至。那么亲密之道在哪里?答曰:理解,信任,支持,包容。
理解是亲密的前提
理解,是对对方观念的一种了解和认同。是一种愿意,并且能够主动实施的换位思考。只有理解了,才能认同,才能不言不语却了然于心,才能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才能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当年如我般粗鄙者,不了解宝玉对于黛玉的痴情和对于宝钗的绝情,多年以后却在某天顿悟。
我们再看看邓颖超与五年未见的周恩来成亲那天,周总理不仅没有亲自接站,在会场见到第一面也只是微微一笑而过。
这些,让我们明白,爱人之间理解的重要性,是心与心相通的纽带,是能于与彼此同生死共患难的前提。
鲍叔牙在与管仲做生意中明显吃亏,还处处替管仲辩解。我想,即便管仲再缺乏基本的良知,也一定不会疏远与鲍叔牙的关系,不仅仅是因为受益了,更为那份理解的尊重。
多少被错误地打倒、冤枉、甚至是冤死的革命先驱,最终也没有否定毛主席。因为他们知道,毛主席于劳苦大众和民族富强的拳拳之心。所以只有理解,才能坚定信仰,不忘初心,不忘彼此。
信任是亲密的保证
无信不立。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点就是信任,有信则立无信则不立。世间许多的误解和破裂,就是因为信任的根基动摇而出现的。维护亲密关系,更需要信任。
为什么婚姻中总有人总说:另一半像手中的沙子,往往抓的越紧,越抓不住呢?因为总试图抓紧的人,首先是对彼此的信任有动摇。所以,开始了多时段多频次的“夺命连环call”,让你不厌其烦的汇报;开始进行全空间、多方位的侦探般监视跟踪,让人没有一点点自己的空间;开始了全领域、多手段的经济交往封锁,让人无处遁形。心若有情,十年或者二十年,天涯或者海角,生或者死,必定你我与共。去意若决,纵使深牢大狱,也得用带血的指甲撬挖逃离之门,何苦呢?
信任,是你在背后打我一枪,我还坚信是你不小心走火。这不是愚蠢的以德报怨,如果连基础的信任都没有,又何必夫妻,何必兄弟,何必同志。
支持亲密的基础
“因为有你,我才能勇敢的跨过情感的沙漠,不再徘徊;因为有你,我才能一次次在跌倒中顽强的爬起来,继续前行;因为有你,我才能放下一切心无旁骛地披荆斩棘,勇闯天涯。”支持是从精神上到物质上的全面鼓励与给予。
曹旺德穷得一结婚就把所有嫁妆卖掉,妻子无怨无悔,外出闯荡多年妻子也只是静静地帮他看好家带好孩子,所以曹德旺说今天的一切都是妻子的,在面临背弃的最后关头还是选择了坚守。
我们也知道,没有恩格斯,就没有马克思的成就。恩格斯不仅给马克思生活上的大力支持,工作上也是充当了完美的助手,甚至因为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而放弃了自己的著作《自然辩证法》。
支持,有时候是竭尽全力,甚至是竭尽一生的帮助与给予,有时候是以所有和生命相托付。有时候,只是穷困潦倒时,他(她)温柔的一句:“没事的,有我呢。”有时候是无意嘱托,而他已为你包揽了所有的责任。支持是强有力的胳膊紧紧地扶住两个人。同风雨共患难,心连心永不弃。
包容是亲密的关键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即便是圣人也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口味。如何对待对方的身上的瑕疵或者不足,是保持亲密的关键。
爱她就爱她的一切,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一般。地震往往不是因为大裂缝而起,有时候仅仅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个人身上的不足。不能够包容这些缺点,那就谈不上亲密。
“老实的不浪漫,浪漫的太花心,没本事的太窝囊,有本事的没时间,长得帅的不放心,长得丑的不甘心。”在不断的追求完美中纠结徘徊,只能一再错过。每个人都有缺点,关键是,能否包容这些缺点,发现对方的优点与长处。
毛泽东与周恩来、邓小平与刘伯承、陈毅与粟裕、林彪与罗荣桓......每个人性格特点很明显,有的蛮横专断,有的脾气火爆,有的不善交际,有的桀骜不驯,但作为彼此的搭档,他们能容忍对方的缺点,包容对方的不足,让彼此的优点得到最好的释放,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包容不是堕落的忍让,包容是大度的宽容。包容不是不辩对错的和稀泥,包容是扬长避短的智慧。
亲密,就应该做到相互理解,凡事多为对方着想,换位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才有信任,信任才能保持不动摇,不被蒙蔽。
信任,才能毫无怨言,毫不动摇的支持,不仅能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更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谁也不能够永远完美无缺,只有包容才能够容纳,才能够消解不合,才能够长久。爱人之间如此,朋友之间如此,兄弟之间同样也是如此,一切亲密关系的情形都是如此。
亲密之道:理解,信任,支持,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