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虑》作者阿兰.德波顿,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焦虑的原因,第二部分是解决方法。作者旁征博引,涵盖了历史,经济,政治,哲学,艺术,宗教等各方面,文字读起来从容不迫,让你感觉很轻松但又会确确实实的思考些问题。沉重的问题就是沉重的,不会因为一本书而解决它。但至少,当面对同一座高山时,在山脚下仰望它和以旁观的视角审视它,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焦虑起因分为: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这五个部分。
渴求身份--人一般对于自身的价值判断有一种不确定性;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来自周围人的评价和看法。我们逐渐明白身份和地位会带来别人的重视和爱戴,这些注目会让我们充满自信和荣耀,让我们明白自己是一个有价值,重要的人。我们追求和向往能给我们带来身份的东西:金钱,权利,名气······但是金字塔顶端只有那么窄,更大的基数在下面。如何能够走到金字塔的上面,是很多人焦虑的问题。
势利倾向—我们追求可以带来身份的东西是如此急切,长大之后发现要想获得爱与尊重就要靠成就成功。所以我们渴求靠近一切成功的人,事物。一切交往以利益为出发点,互相计算对方的用处和自身条件,把自己隐藏在虚荣,名誉背后,拔高和夸大自己,以此接近那些成功的人。 但在这层层伪装的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颗疲惫的心?
过度期望—生存在一个充满竞争,鼓励不安于现状的社会里,人们被许诺了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从历史进程中来看,无论什么社会制度下,只有少数人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更多人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的背景下,留下落寞的背影。我们感觉幸福的不是我们已经拥有的,而是能达到我们渴求的目标和成功。
精英崇拜和制约因素—现代社会,人以经济成就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准。一个人拥有的才华才智可以变现为财富,从而进入到精英阶层。在此评判标准下,穷人不仅是物质上的穷,而且是愚蠢和笨拙的,他们简直是理所当然的贫困和地位低下。但没人想做一个笨蛋,每个人都想尽力证明自己,摆脱自己卑微的地位,进入所谓的精英阶层。但是这个过程确实很难,且不说人与人自身差距,我们的奋斗还要时刻受这五种制约因素:变化无常的才能;运气;雇主;雇主盈利原则;全球经济发展规律。
解决方法:哲学,艺术,政治,宗教,波西米亚
哲学—这里提出了一种遁世主义的哲学态度,不过能做到无视他人的意见和评价,只听从自己的意愿而活的人是少之又少,而这些人也一定是实现了某种方面的自我。不过我们可以思考下来自叔本华的一段话:一旦我们充分理解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他人感情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谬乖张以及他人错误的防不胜防,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里进行的一切活动漠不关心。我们会明白,任何一个过度重视他人观点的人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
艺术—真正的艺术,是一种途径,可以缓解人们心灵中的紧张和焦虑。文学作品或者绘画中塑造的普通大众的形象,让我们意识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和价值都值得尊重。作者在这里提出一个设想,如果将著名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以现在新闻报纸的方式来评论她就是:一个抛夫弃子和情人私通的妇人,被情人抛弃后卧轨自杀。用这么冰冷的字句来概括她的一生实在是无情。悲剧艺术,就是让我们不再高高在上的轻易评判他人,而是会设想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境,能否做更好。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有前因后果,理解到这一点,就会对他人,对自己不再一味苛责,而是饱含同情,尊重和理解。
政治和宗教---作者从世代变迁和基督教中引出了死亡,这个拥有废除一切成就和荣耀的终极力量。历史上无数身份显赫的人,最终也变成了万千尘埃中的普通的一缕。“对时间的鸦片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几代人相继谢世了,而一些树木还依然活在这世上,古老家族的存活时间还赶不上3棵橡树。”作者提出一个最实际的方法:旅游,在现实或者在艺术作品中旅游,去感受世界的无垠和自己的渺小。多么巨大的焦虑放在历史和世界的背景下,都会渺小到看不见。
本书最后介绍了波西米亚一族,泛指奉行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垮掉的一代等思想的一群人,他们追求“要存在,而不是生存”。追求精神世界的纯粹,超脱,他们是自命不凡的艺术家,诗人,歌手,流浪汉,他们反对和抵制商业社会的一切等级身份财富物质。但是为什么这些思想,主义从未真正流行起来?因为没有生存,谈何存在啊。
我们的生活应该就是在这样一个焦虑接着另一个焦虑中继续下去了,但是就像“气象卫星并不能阻止暴雨发生,但是它给我们提供给了信息至少告诉了我们这场暴雨的来源,强度,结束时间,从而减轻我们在灾难面前手足无措的感觉”。当我们理解了焦虑以后,以后再面对它,就不仅仅只有逃避和痛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