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叶帆雪儿
周六,天空放晴。明媚的阳光把几天阴雨天的湿气一扫而光,天高气爽。我和大M的行走广州又开始了,这次我们计划去看看西关大屋。
车子进入多宝路时,街道两边都是商铺,人来人往的,这种景象在广州已经很少看到了。自从有了网上购物,广州以前有好多条人头涌涌的购物街,现在已是人走楼空,一片死气沉沉,比如状元访、洪德街,还有各大购物中心。这里,仍然还是那么旺,真是个好现象。
西关大屋位于广州市十三浦正街,市内可以乘坐2路,74路,55路车到多宝路口站下车后,向前走,右转进入街,步行5分钟就到。
我们在多宝路口站下了车,往前走到龙津西路,在路口向右转进龙津西路,这一条路就是老字号一条街。马路两边一栋栋各式各样的骑楼,虽被重新粉刷过,但它的楼形和窗户已告诉我们它们已有的历史。走在骑楼下,骑楼里的商铺大多数已是大门紧闭,没有当年骑楼下买卖旺盛的情景啦,但这不影响我们静静地欣赏着这些具有浓浓的西关骑楼和西关大屋的心情。
图/叶帆雪儿 图/叶帆雪儿再往前走,就是十三浦正街,马路两边都是骑楼,西关大屋就在那里。西关大屋,多为名门望族和官僚巨贾所建。
广州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也就是说当年的西关商业繁华,出身在富商之家的小姐,是令多少人羡慕。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有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被称为“西关大屋”。
图/叶帆雪儿西关大屋最大的特色是大门前有青砖石和趟栊、石门套大门。西关大屋多为砖森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它平面布局按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厅堂。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房,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偏厅和客房后面为卧房、厨房。庭院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的。
西关大屋保存完整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在小画舫斋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脚门、趟栊门、硬山顶、槛窗、青砖石脚、天井、木楼梯、还有雕刻。我们在参观时发现有很多西关民居也做有趟栊门和青砖石脚。现在小画舫斋已是一家画展的咖啡厅啦。
图/叶帆雪儿我们行走着,看着,想寻找以前旧西关小姐的生活足迹,但这些小巷已没有多些人居住,破旧的趟栊门,紧闭的满洲窗,透过半开的门,有的已是人走楼空的。我们看见里面窄小的走道,厨房里有人正在忙着煮东西,一股菜的香味随风飘来;被人走得光滑的青石板路,记载着岁月的脚印,让游人走来,驻足来欣赏它。
在西关古大屋边,有一条荔枝湾涌,河水清清。涌边有一座文昌塔,吸引大人带孩子来玩玩,希望拜拜文昌塔,孩子的学业有成。
而在涌的另一头有个梁氏祠堂,每年的端午节时节,龙舟鼓点响起。
图/叶帆雪儿 图/叶帆雪儿沿着荔枝湾涌走,我们来到了柔济医院后门(现在是广医三院),看了介绍才知道,柔济医院在1899年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当时取名为“广东女医学堂”。后来在1902年医院更名为“柔济医院”以治疗妇孺疾病为特色,在华南地区有较高的声誉。
图/叶帆雪儿我们走柔济桥,来到了荔湾湖公园,广州的天气虽然有点冷,但有太阳照射,暖洋洋的,整个公园很热闹。有的带着一家大小来公园玩,有的约上几个朋友,在关大屋逛累的,来坐坐的。湖边的落叶松也开始黄了,一眼都是满满的秋色,有时,北方人是羡慕不了南方人享受的暖的。
我们只好匆匆地逛了一下,就从公园的正门出来。公园正门边是荔枝湾涌小吃一条街,想起几年前在这里吃过的清平鸡,那味道至今还存在我的味蕾里,今天一定要去买一只回家尝尝。
马路上,广州的名小吃都聚集在这里,你看:广州酒家、陶陶居、皇上皇、甜品店、濑粉店,想坐下来吃上广州大餐的有泮塘酒店、向群大饭店。店里面人头涌涌,吸引了许多来这里游玩的游客的味蕾,不坐下来尝尝,枉如此行。
图/叶帆雪儿 图/叶帆雪儿我们边走边吃,走到了食街的尽头,没有看见清平鸡饭店,难道我们走过了,再倒回去找,还是没看见。大M想起说,这家莫大毛饭店好像就是以前清平鸡饭店,怎么变成这样?在我们心中清平鸡饭店在西关是很有名的,特别是它的清平鸡,以前很多人都冲它的名字来清平鸡饭店吃饭,它的不存在让我俩难以置信。我们走近看。发现在饭店的一角橱窗上还贴着“清平鸡”的字样,下面放在熟的鸡,现在已是吃晚饭的时间,按以前热闹的情景,清平鸡饭店应该是很难找到座位的,唉,真是世道难料啊!我们没有再买这清平鸡,怕它已没有原来的味道。
告别了西关大屋,我们准备打道回府,在等车时,发现这里是单行线,很少公交车经过这里。大M说,我们只有往来时的路走,才能找到我们来时路线车。我们只好向多宝路路口走去。
图/叶帆雪儿在我们寻找车站的时候,我们发现马路对路口有一个招牌写着“广州基督教十甫堂”,我们决定过去看看。
走进巷子里,有一座正正方方黄白色的建筑出现在眼前,如果不是建筑上十字架和门上写着“基督教十甫堂”,你很容易误以为是一栋办公楼,它的外形没有石室教堂的那种宏伟。两侧都安装两扇长方形上面为橢圆形深蓝色的窗户,与墙体黄白色相应,有一种素雅秀气的感觉。
图/叶帆雪儿这教堂在1862年由英国循道会创建的,位于繁华的第十甫路93号,是英国在广州设立的3座教堂之一,其它两座是增沙堂和高第堂。后来在19860年,与慈爱浸信会堂、远东宣教会的大同堂和中华基督教会的逢源堂并入十甫堂。1983年,十甫堂才成为广州第四个恢复宗教活动的教堂。近年来,十甫堂的礼拜迁到逢源正街的原逢源堂这里举行。
图/叶帆雪儿走近一看,大门紧闭着,看了手表,已是下班时候。正当我们有点失望想离开时,门前有位大哥热心地说,“那门还没关的,你们可以进去看看的。”推门进去,这教堂装修跟外面一样,也是黄白色调,结构简洁,与褐色的一排排诗班椅相呼应,不失教堂的庄严。
静静地坐在诗班椅上,闭上眼晴,十指合上,默默地自己和家人健康,快乐而祈祷!
走出基督教十甫堂,我们继续找我们的车站。走着走着,发现马路两边的骑楼特别有特色,抬头看路牌,原来我们已走进了恩宁路。要我们的印象中,恩宁路不是要大搞拆迁吗?好久不看新闻,也没再关心它。现在的恩宁路怎么变得漂亮起来啦,原来圈写的大大拆字不见了,路两的骑楼重新粉刷装修过,变得整齐而干净。
一栋栋的骑楼,仍然保持着它原有的风貌,满洲里的琉璃窗,可以避风雨的骑楼,只是,这里缺少了往日的繁华,冷冷清清的。
偶见到了李小龙祖居,早已人去楼空。
永庆坊,被我们遇见了,我们这次广州行走,没有做攻略,只是想来看看西关古大屋。一次次的偶遇,一次次的惊喜和发现,原来,旅游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去发现,才让旅途中出现惊喜。
往前走数十米,后抬头会发现“永庆坊”的牌坊。地面是麻石路,房子是黑瓦顶、青砖屋,还有满洲窗、趟栊门……,已有许多文艺青年在那拍照留影.
图/叶帆雪儿走到每一个地方,都充满着浓浓的西关的风情,让人拿起相机驻足留影;每走一步,每个元素都可以拍片!摸着青砖墙,穿过堂屋,让我们好像回到了旧时的西关大院,孩子们可以随意地窜窜门,家家户户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
走到巷尾,我们看到一个圆形的屋顶,在黄色的彩灯下非常漂亮,周围是岭南园林建筑,那是什么建筑呢?带着我们的好奇心,我们沿着外围走,想找它的正门看看它叫什么?绕了大半圈,隔着一条小涌,还是没看着,想问人因为是傍晚,又没人问。忽然大M大叫起来,“哦,原来是粤剧博物馆”。
图/叶帆雪儿夜色下的粤剧博物馆,在灯光下,非常的壮观,美丽。
哪时在这里建了这一座粤剧博物馆?我们真的是井底之蛙,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个粤剧博物馆结构很宏伟,占地的面积很大,可惜晚上它不开门,只好以后另找个时间,来看看我们广州的粤剧的历史。
天已黑了,骑楼在路灯下显得有点孤独,暗暗的,缺少了往日的热闹,街道人更少,静寂得有点让人后怕,只留下我们俩长长的影子.......
图/叶帆雪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