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五十三分,对面楼又传来那位年轻爸爸充满绝望的咆哮声:
“填good呀,写啊!”
这样的声音,如果恰好那天我在九点左右打开窗户的话,总能听到。普通话切换着上海话,音量从小逐渐变大,直到变成怒吼,让隔着十几米远的我都感受到了“杀气”。所以,我能想象到,对面楼的孩子,一定对每天晚上的这个时间和这个声音充满了恐惧。

这位爸爸我认识,微胖,憨态可掬,平时特别和蔼。几次见到他,都是将女儿扛在肩头乐呵呵一脸幸福的样子。可为什么一到晚上,却判若两人,成为脾气暴躁的“洪水猛兽”?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可这句话,也只有当你成为父母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
微信消息提醒,拿起手机,看到表姐在家庭群里抱怨:“小时候看瑶瑶,怎么看怎么觉着可爱,每天睡前亲一口醒来亲一口,真是恨不得把她捧在手心里!可自从她上了学,每次辅导功课,我都怀疑她是不是亲生的,忍不住就骂她,感觉自己像个后妈!”
陪孩子写作业,真是一件考验耐心的“技术活”,一不小心,平时温柔的妈妈就成了“母老虎”,孩子就像战战兢兢无辜又可怜的待宰羔羊。对于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众多妈妈深有同感,仿佛找到了组织,纷纷开始吐槽:
@风吹雪落2: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
@冷月冰心17668421:放寒暑假是怕老师疯了,开学是怕家长疯了。
@睡觉最怕吵了:一写作业尿尿,拉屎,喝水,肚子不舒服,腿让蚊子咬了,各种事情分分钟想揍他。
@夜洛璃:婚前是淑女大声都不会,现在瞬间就是泼妇一般。每次写作业都能吼劈叉。爸爸说,你起来,五分钟后比我还大声,我俩只能互相中场休息,告诉自己耐心温和温柔。

虽然妈妈们都用开玩笑的语气,但能体会到这其中充满了辛酸和无奈。现代社会节奏快速,精英教育越来越渗透到每个家庭。我们高喊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争抢几百万的学区房,为孩子报一月四五千的辅导班,期望孩子能“语数英门门高分,琴棋书样样精通”。
我们深信:“自己就是孩子的起点”,并努力着希望这个起点高一点,再高一点。多挣一点钱,周末再搞个副业,加班应酬没事,钱多就好。下了班还要辅导孩子功课,孩子学习情况怎么样啊,学习遇到什么问题啦,有没有在用功学习啊。
累吗?累。可累到最后,好像适得其反。
•为什么孩子那么笨,是方法不到位?可我只知道结果,不知道该怎么讲。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用心,一到写作业各种头疼脑热的毛病都出来了,是作业真的太枯燥了?
•为什么我上学时候没有好好学,辅导孩子有心无力,语文数学简单还好,一遇到英语,就彻底懵了。
这样“爱的教育”,孩子反而离得越来越远,孩子害怕看到我辅导作业时的“另一面”,跟孩子有了越来越多的隔阂。
陪孩子写作业真是一场“修行”,一次“爱的折磨”和“互相伤害”,但所有父母都不是教育专家,初衷都源于“爱”,只要再懂得一些“舍得”,就能从陪孩子写作业的烦恼枷锁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陪伴孩子和孩子相处成长的乐趣。
>>>>
舍得放弃原有的教育观念
大多数的中国家长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热衷于“经验主义”教育。我们也是从痛苦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但却无法轻易摒弃这种潜移默化的老旧观念。告诉结果不如教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舍得为孩子做有价值的投资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支出都占到了家庭支出的三分之一,但落脚到“有价值”上似乎就有话题可说。什么才称得上“有价值”?自然是“学而有效”。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教好孩子需要每个家长的每次慎重的选择。
优秀的教育观念加优秀的教育引导势必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