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朋友闲聊,说到中国人怎么那么爱囤盐这件事情,她说好像很多重大事件之后,中国人第一反应是囤货,而且囤货首选囤盐。
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盐,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与铁齐名,经常被人统称为“盐铁”。人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盐,军队保障国家安全的武器离不开铁,所以,自古以来,有专属的“盐铁税”来控制这两种商品的交易和流通。也就是说,作为老百姓,无论消费盐,还是铁,都是要单独征收盐铁税的。
这也从另外的角度,证明了“盐”和“铁”这两种商品于家于国的重要性。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会议叫做“盐铁会议”,是汉朝一次关于国是政策的辩论大会,这次辩论大会历时近半年,就当时的各种政策,尤其是盐铁政策,做出了深入的总结和改革。会后,还有专人把会议纪要做了详尽的总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盐铁论》。
在盐铁会议中,一方主张盐铁由国家专卖,不但能增加国库收入,还可以加强中央集权,但当时汉朝社会矛盾已经开始突出,过分坚持这些政策只能让矛盾恶化,甚至有可能引发社会混乱,使得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
而另一方则深知百姓疾苦,了解民间艰辛,所以他们推行的政策大多以缓和社会矛盾为主,对国家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
盐铁会议结束后,官方没有全部废除盐铁专卖,只是取消了部分盐铁专卖,改革的幅度并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集权统治,社会矛盾得到了缓解。盐铁会议之后,汉朝的经济慢慢地开始恢复,统治者也重新获取了民众的信任。
我知道《盐铁论》的时候,正在某报社的《min营周刊》做编辑。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非公有制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但是也有一部分声音,对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质疑。
作为主流媒体,给大家提供了百家争鸣的阵地。于是开设了一个思辨性的栏目,来探讨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一个很年轻的同事,提议给这个栏目命名为《盐铁论》,领导们交口称赞。
当时的我非常懵逼,会后才恶补了这一段历史经典,惊叹于历史的相似,对那位同事的敬佩愈发浓厚。
2014年,国家正式废除食盐专营的政策。从春秋战国开始的盐铁专营,历时2600年,终于被载入史册。
所以我一直在想,很多人对盐的情结或许是千年来深藏在基因里的,那些官营的、需要纳税的、每日必备的东西里包含的,正是老百姓的一份安全感。
这跟国人对买房置地的执念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价格的高低。置不起地,囤点盐是力所能及。这也是动荡之中,满足心理安全感的一种方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