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泡脚时看了一部电影《一席之地》,是小说《一席之地》改编的,获得了矛盾文学奖的入围。这部电影刚开始看时感觉一般般,但是静下心来看下去却很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一部电影。
片中讲了一个大学生黄龙喜欢文学,一直追求着文学之梦,在大学期间写了一部小说《药》。但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同学们毕业都很现实,进入大厂选择高薪工作,只有黄龙、白龙和韩立为追求文学梦进入一家杂志社。而黄龙的大学女友邱月因为黄龙一直追求文学梦,三观不同最终弃他而去,因为现在的文字不值钱,文学不能当饭吃。
女朋友邱月对黄龙的文学梦不仅不支持而且讥讽他的文学梦,对他的打击很大。黄龙感到非常的苦闷,经常到酒吧借酒消愁,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引起了在酒吧唱歌的凤子的注意。凤子也喜欢看小说,经常自己作词作曲在酒吧弹唱,可以说和黄龙有共同的爱好 ,都喜欢文字。
当凤子得知《药》是黄龙写的小说,她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并在以后这本书的修改与出版,凤子立下了汗马功劳。看到这里,我非常的感慨,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选对伴侣是多么的重要。假如黄龙的女朋友是邱月,我想就没有今天黄龙事业的成功。
片中黄龙说:男人一辈子在做证明题,而女人一辈子在做选择题。凤子说:男人有时也在选择题,女人有时也在做证明题。其实凤子说的是对的,黄龙选择了凤子做女朋友,才有《药》这本书的出版,才能获得矛盾文学奖,才有今天事业上的成功。而凤子最后在片尾说:我这一生做了一道最正确的选择题,选择了你黄龙。
从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出文学的出路越来越艰难。我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杂志小说刊物里面发表的文章与小说,越来越垃圾的原因,是谁出钱赞助就发表谁的文章,并不管文章的质量好坏。也道出了现在杂志和社出版社的艰难处境。
当黄龙与编辑谈出版小说《药》,编辑让他修改,里面有些词语太过尖锐要修改的温和一些。黄龙非常不解 ,难道一部“批判文学”非要改成“瘙痒文学”吗?当黄龙遭遇编辑百般碰壁后,终于遇到一位慧眼编辑,肯定了他的小说。但是编辑说,名作家出版书,出版社愿意承担风险,但向你们这些年轻的作家出版书,出版社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这本书出版你们得自费出版需要二十万。黄龙说:我自己写的小说还要我自己出钱掏腰包才能出版!但是现实终归为现实,大家都无可奈何。
黄龙最终是幸运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家看了他的小说非常赞赏,愿意资助二十万帮黄龙出版这本书。小说出版后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凤子又找网络连载编辑,这个也是要自己掏腰包的。一部小说不仅要写的好,而且还要有好的推手。为了书上榜,凤子自己掏钱买书,拿到大街上和酒吧里推销。黄龙能成功,凤子功不可没。
在颁奖台上,黄龙看到大学同学也是曾经的同事白龙写的小说《空想企业家》,也获得了矛盾文学奖。会后黄龙感慨地对白龙说:你一声不响小说就获奖了。白龙说:我从杂志社辞职后去创业都失败后,我闭关三个月写了这部小说,能获奖出乎我的意料。黄龙说:你用三个月写的小说就获奖,我的《药》花了五年时间才出版获奖。当初大学老师文老师说我们俩都有文学天赋,现在看来你才是真有文学天赋的。白龙说:天赋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一生的时间才写完的,不能说曹雪芹没有天赋吧?
白龙又接着说:《空想企业家》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自传也是我对我人生的检讨书。做企业不能空想,写小说更不能空想。
其实,人这一生,它就像在走廊上的时刻,你需要去不断地推门,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属于哪一个房间。而有些人在走廊上游荡了一辈子,却永远也不去推开属于自己的那一扇门。
当初,黄龙、白龙和韩立大学毕业一块到杂志社上班,最后三个人先后辞职。黄龙一直执着于文学梦,白龙辞职后创业失败,素材的积累灵感的爆发,又回归文学梦;而韩立辞职后回老家成为养猪专业户,也取得了成功。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好多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成为我们的一生。
在电影的刚开始,黄龙的大学老师文老师对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寻找一席之地。你记住,最低标准是安身立命。最高标准,是著书立说。
在黄龙获得矛盾文学奖后,与凤子思想上有了分歧。黄龙说:有的人追求物质上的一席之地,有的人追求思想上的一席之地,有的人追求眼前的一席之地,有的人追求未来的一席之地。而我的目标是要在文学的殿堂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让自己的人生陌上花开。要找一个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阳光有鸟有石头屋的地方完成自己的梦想。但是凤子不相信有这样的地方,人总归生活于现实中食五谷杂粮的。
凤子希望黄龙能听从文老师的劝导,先谋一份稳定职业再接着实现文学梦,毕竟写书充满不稳定。但是黄龙不听从劝阻。聪明的凤子也从黄龙的眼神和语气中读到了冷淡,毅然选择离开了黄龙,寻找自己人生的一席之地。
凤子的离去,留下了反思的黄龙。我想,假如黄龙真的放弃了凤子,将是他人生的一大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