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我的孩子?”这或许是每一位父母都曾思考过的问题。对此,我一直有些零零散散的想法,不成系统,所以有时在一些具体事件之下,容易下意识地处理,导致结果与心中所愿背道而驰。汇集整理出来,希望能让自己目标更清晰、方向更明确。
对于培养孩子,我主要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切入,一是身心健康,二是学习。
(身心健康篇)
身心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身体上面,我们主要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坚持锻炼,在这里我不做赘述。心理健康的培育上,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1、看待事物;
2、人际关系;
3、自我认识。
【看待事物】
我们都说看待事物要客观、积极,那究竟怎样能做到呢?
首先,我希望孩子能拥有弹性的心理结构。所谓无常即恒常。如今,科技的变革、技术的发展,让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让未来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我希望能帮到孩子有勇气面对动荡,打破“唯一性”,看见“多样性”。
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首先得具备这种意识,得对孩子的成长之路抱持开放的心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兴趣,或是擅长的领域,我们不要总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期待甚至规划的道路去走,这种执念容易让我们对孩子的偏离产生不悦甚至愤怒,久而久之,可能会让孩子变得畏首畏尾,更别提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了。
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我们除了自己要有“有容乃大”的观念和胸怀,以给孩子榜样,还可以在一些细节方面进行培养。我的方法是“常备Plan B”,这样可以让孩子更从容地面对变化。比如和小伙伴约好了周末一起外出郊游,结果周末下雨,或者小伙伴临时有事,那孩子心里一定会特别难受。但倘若提前就和孩子商量好了备选方案,孩子可能会有失望,但相对也更能接受这份变故,因为他还有自己的第二选择。这是通过一些小的事件,逐渐让孩子明白,事情可能会偏离我们的预期,让孩子从小就对此有意识、有准备。
那如果变化迎面而来,我们必须面对呢?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躬身入局了。受疫情影响,孩子们今年都在家里上网课,家长也是跟着忙得不可开交,帮孩子放视频、备资料、查作业,督促孩子学习、运动,各种打卡……“家长要疯”的文章在网上也是一度泛滥。慢慢地家长们适应了这种节奏,也逐步教会了孩子自己承担一部分,但一些家里完全放手还是很难。孩子没开学,家长先复工,这对孩子的学习又是一项新的挑战。各类上课和交作业的操作孩子们倒是会了,但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如何保证呢?身为全职妈妈,我倒是没有这份苦恼,但在这期间,我也曾把孩子单独留在老家,外出了几天。走之前,我和孩子提前就学习计划做了充分的讨论。我们结合学校课程安排、一些固定时间要做的事,以及机动情况的考虑,重新调整了时间计划,并将每项任务的要求列明清楚,也制作了一份清单表。依照这些规划,孩子独自不折不扣地完成了每一项学习任务。所以,做好准备,不怕万一。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我们要带着孩子,去不确定性中迎接希望。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在看待事物上,我秉承的第二点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坏事也有好的一面”。
去年清明假期,我们一家人驱车前往宜昌旅游,回来时在高速公路上遭遇连环追尾,等交警过来需要很长时间。眼看天色渐晚,我心中不免浮出一丝焦躁,但很快我调整好状态,拿出纸笔,带着孩子坐到路边观起风景来。那天,我们看到了小草的郁郁葱葱,黄绿相间;我们领略了夕阳西下,红霞满天。在这旖旎的景致下,我们慢享了一段温柔时光,孩子也完成了一幅画作。
坏事发生后,倘若我们只是烦躁、埋怨,那它只能以坏事结束;倘若我们能坦然面对,说不定还能因祸得福,收益更多。
最后,我要帮孩子竖立的观点是“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
这首先需要我在面对孩子的一些“错误”时,重解决多过于问责。以前孩子在犯错时,我经常是问“为什么”,言辞间透露的冷酷和脸上的怒不可遏,给孩子带来的是恐惧,是日渐对问题的隐瞒。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慢慢将“why”变成了“how”。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如果不能好好对待,那错误就白犯了。这份信念让我在面对问题时平静了很多,也更能聚焦如何解决问题了。在孩子犯错后,我不再难以抑制地去责问原因,而是开始问她:“你觉得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呢?”一开始,孩子畏畏缩缩,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便给了她两个解决方案,让她从中选择一个。我的态度转好之后,孩子渐渐敢于将问题告知于我,而我也慢慢由方案提供者转变为方案探讨合作者。从孩子的对立面,转移到和孩子一起站在问题的对立面,我花了很长时间。
现在,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会一起“头脑风暴”,想出至少三个解决办法,天马行空、无边无际都可以,然后从中选取最有效的一个。事后,我们再平心静气地去分析原因,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们该如何促进孩子学会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呢?我觉得最好的途径便是言传身教。这里我也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学会倾听。
倾听是与人沟通时的必要基础,善于倾听,不仅能良好地吸收说话者的信息,还能让说话者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但我们往往急于表达自己,或是沉浸于自己的思想,忽略对方的表达。
拿我来说,我其实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孩子在向我讲述一件事的时候,我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然了解她的意思,经常迫不及待地就抛出我的观点;也有些时候,孩子一面在旁边诉说,我一面在想着自己的事情,过后才反应过来。
好在我有所醒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倾听的能力。在和孩子沟通时,我会努力抑制自己插话的冲动,耐着性子等孩子先讲完,如果孩子没有表达清楚,我也会探问她,以确保我收到的信息即她所要表达的。当然,我依旧会有走神的时候,但我能越来越快地意识到,并让自己的思绪回到孩子的话语中来;我也还是会有打断她的时候,毕竟这项能力不可能快速养成。但我会带着这份意识,努力去做到更好,真正去关注孩子的心声,也尽量让自己能担得起榜样的责任。
第二、换位思考。
有效的倾听,能让我们具备同理心,也能促进我们进行换位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眼界、不同的立场,将心比心,理解他人,也是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点。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给孩子竖立“换位思考”的榜样呢?
我记得孩子在四五岁时,我就不自主地在以成人的高度要求她,知识一两遍没学会,我就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心想内容那么简单,肯定是学的时候不用心。有一次,孩子很认真地问我:“妈妈,你是不是觉得这些东西都很简单?”我突然愣住,孩子接着说:“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挺难的。”我瞬间意识到自己之前太过主观,完全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过问题。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智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一味地被自己的想当然所蒙蔽,只会在拔苗助长的同时打击了孩子的信心。我开始回想自己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想到自己现阶段学习某样新事物的困难,以此来促进自己正视孩子的难处。去年孩子在学习乘法口诀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熟练,我当时一直在暗想:我小时候应该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记熟的,这样便能以更好的心态陪伴孩子经历学习的过程了。
除了尽量在意识中体会孩子的处境,亲身经历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孩子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首曲子弹好多遍不熟练的情况,最初,坐在旁边的我会渐渐在不经意间面露愠色,指手画脚。后来,我尝试着自己去弹那些曲子,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困难:音符的辨认、键盘对应音的位置、时值的准确、轻重的区分……都需要很好的掌握,而最难的是左右手的协调,让我在一些曲子上需要反复练习好久。有了设身处地的体验,也就更能换位思考,更多地理解孩子了。
除了努力让自己做到,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比如一些看似简单的家务,我会让孩子试着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她会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一些看似轻松的活儿也比想象中的更累,自然而然地,她也就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不易。再比如,孩子要是和小伙伴闹了点矛盾,我会在和她共情之后,让她去猜测小伙伴当时是怎么想的,孩子往往也能明白对方的出发点,以及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有些时候,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已经在我之上,我倒是需要向她学习了。
第三、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倾听、换位思考,都是对他人的尊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自己,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性。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以取悦为目的,不以伤害自己为代价。
在这点上,我觉得作为父母,首先得在爱孩子的基础上先学会爱自己。有些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一切都以孩子的需求为先,自己在大大小小各个方面都处于次要位置,甚至彻底失去自我。这种“给予”不一定能换来孩子的尊重,相反,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同时干扰孩子的界限意识。适当地放手,能给自己更多的个人空间,也能给孩子更多的动手机会;适当地拒绝,能让孩子不将“得到”视为理所当然,也能让孩子明白“拒绝他人”也是可以的。
父母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人格完整性,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权利,让孩子有敢于表达的勇气,有敢于拒绝的勇气。
以前,孩子在向我提出一些要求时,我满不满足她可能会依据自己的心情,而不是衡量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在拒绝她的同时,也只是简单地给个理由——可能不被她信服的理由,更甚的是,有时会夹带着不耐烦甚至生气的情绪。久而久之,孩子似乎变得越来越“乖”,但实际上,孩子是隐忍了自己的需求,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很心疼,也很自责。在自己的“省心”和孩子的“勇于表达”之间,我当然要选择后者!在那之后,我慢慢学着去观察孩子,有时候会主动问询她的想法,孩子一开始会支支吾吾,想说不敢说,而在好几次我的鼓励之后,孩子敢于主动向我提及一些想法了。另外,有些事情上面,我会以我们共同制定的规则替代自己的心情来做决定,避免不一致的回应给孩子带来困惑。到现在,她在问询我的意见时,还是会带着不确切的眼神,但我看到了我们彼此的进步,也希望我自己更加努力,陪孩子重塑果敢与眼里的光。
对于孩子的权利,家长们也是容易忽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别人家的小孩想玩自己小孩的玩具时,有些家长会碍于情面,对自己的孩子极力劝说,以“要分享”来绑架孩子。分享本是一件好事,但我们首先得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和他自己做主的权利。不情愿的“分享”,某一天可能会演变成迎合与取悦。敢于说不,也是我们需要教给孩子的。
所以,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我会从用心倾听、积极沟通,既要富有同理心,又要保持自身人格完整性这几个方面来努力,提升自己和引导孩子,强化我们的双赢思维。
【自我认识】
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不给自己“贴负面标签”,不给自己心理设限,这同样是我对孩子的期待。
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父母对他们的评价,这也就要求我们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要恰当,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好的表现,也能诚恳地对孩子提出批评,这样既然让孩子明白努力的意义、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我们在肯定孩子的时候,不能空洞地表扬孩子,而应该具体描述出孩子做得好的点在哪里。比如,我的孩子经常兴冲冲地将自己的画作拿过来向我展示,我如果回应她的仅仅是:“哇,这副画好棒啊!”那孩子很可能会不知道棒在哪里,然后下次再画一幅画风相似的。这种表扬多了,渐渐也会失去力量,甚至某一天会让人感觉虚假又浮夸。但如果我是用心去欣赏孩子的作品,从自己认为好的角度去反馈给她,一来她会感觉到受重视,二来她会清晰明白自己的作品好在哪里,从而可以更好地去利用自己的优势。
同样,我们在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她的自我价值。比如孩子因为上课没认真听讲,或者做作业时不用心,导致作业错得特别多时,我们要批评的是她那堂课的不认真、那次作业的不用心,而不能就此批评孩子笨。当然,我们有时候可能会控制住自己的口不择言,但却被表情或举止出卖。这就需要我们正视孩子的不足,学会将思想聚焦于事件本身。
除了恰当地评价孩子,我们还需要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让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很多家长都喜欢拿孩子跟别人比较,想以此来激励孩子,但我觉得横向比较是为了参考,让孩子参考努力的方式和方向,而真正起激励作用的,我觉得是纵向比较,是让孩子看到自己奋斗之后的进步。我有时会给孩子录下她弹钢琴的视频,隔一段时间再放给她看,她也自然能看出自己一段时间之后的长进。另外,我们自己也要不断努力,不断从舒适中跳脱出来,给孩子竖立终身成长的榜样。我经常会想到“影像”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当孩子在想到我的时候,首要画面会是什么呢?是静静陪坐在一旁看书的样子,还是半躺在旁边刷手机的样子,抑或是其他的什么样子呢?占主导的那一幅,我希望是美好的向上的画面。
正确看待与事物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便是我想要和孩子一起努力的方向。
(学习篇)
关于学习,我主要想从孩子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两方面来着手,再补充一点学习要求。
【学习动力】
我们都知道学习动力的重要性,但也普遍面临着孩子学习被动的情况,我家孩子也不例外。那有没有办法激发孩子的动力呢?我觉得是可以的,也正从以下几个反面努力着。
首先,是关乎到孩子的自尊水平。
“自尊是一个与个体成就动机直接相关的因素,它与自我取向的学业动机有着很高的相关。”关于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如何让孩子正面、积极地自我评价,我在上面的“自我认识”里讲过,就不再赘述了。
其次,我们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田宏杰曾指出:“陪学很有必要,但陪的目的是为了不陪,这就要求父母做到眼中有孩子,以孩子为学习主体,用对方法,扮演好引导者、支持者和陪伴者的角色,让陪学事半功倍,真正为孩子的学习助力。”
现如今,很多家里都会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而“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的现象也确实很常见。这会给孩子带来糟糕的情绪体验,会让孩子将学习与负面情绪连接起来,视学习为痛苦的事。而且,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行程满满,过着“被安排”的学习生活。作业做完了,还有妈妈买的习题册等着你;小作文写得不够好,来,妈妈给你报了作文课……家长们做的各种安排,无限地填充着孩子的空余时间,仿佛“一入学业深似海,从此快乐是路人”。再则,我们似乎太容易“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孩子不会的,我们可能不由自主地就透露了答案,而不是给予启发,以至于她下一次还是不会,进而习惯性地“喊妈妈”。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呢?
我认为我们需要看见孩子。看见孩子目前的能力,看见孩子背后的困难,看见孩子点滴的进步,以及看见孩子学习的潜力。
比如孩子作业做得很慢,那我们要看到孩子目前的水平,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期待,更多地理解孩子,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反复催促。同时,我们需要去了解其背后的困难,孩子慢,慢在哪儿?是写字慢还是内容掌握不熟练?是哪一项任务容易慢?根据“看见”去帮助孩子,而不是盲目地给孩子加作业。对孩子的进步进行鼓励,相信孩子的潜力,将学习计划交由她自己主导,而不是越俎代庖,直接上手;引导其进行思路探索,相信她终究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得到鱼”。
最后,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孩子会主动地去探寻。比如孩子看到一本侦探小说,情节的发展会让她想知道最后的真相是什么,这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原本是我们本能存在的。很多父母苦恼于应付不了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常常以“不知道”来应付,慢慢地孩子就懒得再问了。其实不知道答案再正常不过了,但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查找资料,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学习,以满足其好奇心。
【学习能力】
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我目前更多地是注重于基础能力的提升。我们总希望孩子的各项学科学习好,一些家长甚至不惜给孩子报各学科的补习班,但其实基础能力是基石,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这里我说的基础能力包含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思维力等,同时还包括孩子的感统发育,如视觉、前庭觉、精细动作等等。
举个例子,孩子在抄写作业时,需要靠视觉去抓取,同时依赖记忆力记住,再配合手部精细动作将字写出来。有些孩子在抄写时,一个字都要看几次,这可能就是视觉记忆广度不够,字写得慢,或者歪歪扭扭,也反映着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不够。另外,这其中也涉及到注意力,如果孩子的视觉记忆不错,但在看一个字时,因为注意不集中,信息则不能有效地反映于大脑中,也就会出现看一下写一下的情况了。
所以基础能力的培养可谓是重中之重。而且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训练。
比如在注意力方面,我们可以玩舒尔特方格,按顺序找数字、或者古诗等;还可以玩水果蹲,既有趣又能集中注意力;或者玩数字游戏,比如我们连续说几个数字,让孩子复述出来,可以先从7个数字开始尝试,孩子基本能复述之后,可以逐步增多……而且这些游戏在锻炼注意力的同时,也是可以促进记忆力的。
再来说说想象力,有不少人认为想象力是天生的,但既然它是一种能力,就是可以训练的,只不过它往往也基于大量的知识储备。那我是通过什么样的游戏方式来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呢?一是编故事,我们先说出三个毫不相干的词语,然后将它们串起来编成一个故事。最开始,孩子只能简单地就三个词语说两三句话,后来慢慢有了一些情节,但这些词语只是在故事中出现,并没有突出。现在,我提出了新的建议,即让这些词成为故事的主线,孩子觉得挺难的,希望能从突出一到两个词语开始,我们也就这样循序渐进地玩着。另外,我们还可以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有一次,我孩子带着爷爷奶奶扮起了海盗,她自制了一些道具,比如望远镜、刀,带着手绘的藏宝图开始了“海盗之旅”,这位“船长”带着船员们经历了海浪、迷路等不少风险,故事情节颇为曲折,表演得也是惟妙惟肖。这种即兴创作不失为一种好的想象力锻炼方式。
最后再简单地说说视觉的训练。有些孩子经常“b”“d”不分,或者把数字写反,或者读书时直接漏掉一整行,这些情况不一定是粗心造成,可能是跟视觉发育有关。我们可以多玩一些球类游戏,尤其是小球类,如兵乓球、羽毛球等,这可以很好地训练到视觉追视能力。
【学习要求】
对于孩子学习上的要求,我只有一点:不打折扣。
在我看来,做事不打折扣是一种态度,是认真负责的精神,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这都是必备的,而这种意识可以从小培养。
这学期以来,孩子们都是在家通过网络学习,上课、作业的约束力比在校时要小很多,那如何进行自我约束呢?我觉得正是这种“不打折扣”的观念意识,才得以让孩子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我孩子额外的练习并不多,但对于学校布置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一向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这在她眼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压根儿没想过要敷衍对待。之所以她能持有这种观念,是因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起尽量做到了按要求完成。
我孩子所在的英语学习班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后听两遍课堂录音。说实话,间隔三天,这三天里还要上学、做作业等,即使周末也会有一些其它的活动,每天也不能睡得太晚,孩子的时间本来就紧张了,这每遍录音是一个半小时,听两遍,孩子要保证也是挺不容易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不能牺牲休息时间,于是将晨起洗漱、早餐时间、晚上泡脚时间等利用起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是保证了学习效果,二是浸染了“不打折扣”的态度,三是探索了时间的合理利用。
也正是一件件类似的小事,促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
后记:教育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没有哪一项成功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虽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却一直深感自己在母亲这个角色的成长抵不过孩子成长的速度。有些时候,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有些时候,我是知道却没有做到。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想要不断学习,时常反省,努力带着觉知去陪伴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