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爱上跑步的“六步法”

作者: 肚财神 | 来源:发表于2018-04-25 12:48 被阅读29次

    这是我的一次分享稿,我今天系统整理了一下,希望对你的跑步有所帮助。

    各位战友,大家晚上好。我是007不写就出局3567号陶俊才,64班的班长。今天非常开心能有机会在这里给大家做分享。其实我们64班跑步的大牛很多,跑越野马拉松的有好几个,一会戴婉蓉还要进行100公里越野跑的分享。

    我今天的分享主要是让大家能够跑起来,爱上跑步,把跑步变成习惯,心态积极、身体健康、助力成长。

    新春刚过,我想今天的分享也是非常的合适。大家在过年吃的太好,刚好需要减减肥,而跑步是最简单,但也是最高效的减肥方法。

    下面,就来开始我的分享。今天我的分享主要有两个方面:

    • 第一,我跑步的经历

    • 第二,我自己总结的“跑步六步法”

    01 我跑步的经历

    我坚持长跑是从2015年5月份开始的。

    2018年跑步记录

    大家可以看看这张表。从2015年5月,到昨天为止,在接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一共长跑361次,总距离是2404公里,其中半马11次,10公里到20公里的长跑56次。

    跑步慢慢成为我的一个习惯了,我想一直把跑步当成我人生的习惯。

    我第一次接触长跑是在高中。在高一我就参加了学校运动会3公里和5公里项目,而且取得了两个年级第一名。但到了高三,我两个项目连名次也没拿到。所以,我在高一取得的名次可能是因为当时的高手都没有参加比赛而已。当时我每次长跑也是非常痛苦的,每次跑完要喘上几个小时。

    后来,上了大学,虽然也跑步,但是还是感觉很痛苦。但是一篇文章却改变了我对长跑的印象。而一本杂志改变了我对跑步的印象。有篇文章讲到台塑集团的老板王永庆,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起来之后先冥想,而后开始跑马拉松。(台塑集团的地位极其显赫,长期是台湾工商界的龙头。)

    这让我非常吃惊,这么忙碌的一个人,竟然经常跑马拉松。更让我吃惊的是,承接她事业的小女儿,每天4点半起床,然后冥想,跑半马。当时我就觉得:哇,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活,马拉松也不是遥不可及的,长跑可以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所以我对跑步就慢慢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后来发现其实王永庆和他的女儿并没有天天跑,但跑马拉松却是事实。再后来,我陆续发现很多成就很大的人都有跑步的习惯,甚至很多都有跑马拉松的习惯。看到《阿甘正传》里面,阿甘跑步的神奇,更让跑步很酷的印象在我心里扎根了。

    于是,在2015年5月,我就开始尝试着跑步。虽然当时我的能力还比较弱,第一次跑三公里都气喘吁吁的。但慢慢的,我从三公里开始,逐渐跑到五公里,然后大约过了两个月,就能轻松的跑十公里了。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2015年的11月14日上午跑完,用了整整2个小时。非常累,真的非常累,但我心里却非常的开心。半马也不是这么难嘛!从此,我对跑步就越来越有信心了,个人的自信心也在那个时候开始慢慢建立了起来。

    到现在我已经跑了11次半马,5月份我就将挑战全程马拉松,希望到时大家能够见证我的第一次全马。

    下面讲我们今天的重点——让你爱上跑步的“六步法”

    跑步两年多以来,我怎么做到一步步跑这么远的。如果你想从0开始挑战马拉松的话,我想不要着急,按照我的六个阶段去做,一定能够做到,中间肯定有痛苦,但是肯定比你想的轻松多了。如果说时间的话,我想半年内跑半马,一到两年跑全马完全是可能的。

    这六个步骤是:

    第一,找意义;
    第二,开始跑;
    第三,习惯跑;
    第四,科学跑;
    第五,跑得远;
    第六,跑得快。

    第一,寻找跑步的意义

    关于找到跑步的意义,你一定要去找,找到你觉得非跑不可的地步。

    我觉得跑步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而且跑步是其他所有运动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一定要跑起来。

    为什么跑步那么多的人说它好呢。

    因为通过跑步可以让我们的心肺功能变得强大,而心脏是对人体是极端重要的。如果说头脑是理性思考的核心,那么心脏就是整个身体的核心。

    把跑步练好了,我们整个人的身体状态都会变好,而且会积极向上。这两年多以来,我的感受是非常强烈的,生病少就不用说了,我坚持跑步后,整个身体状态非常好,虽然平时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并不感觉吃力,人也非常的积极向上。

    所以我想把跑步当成我一生的爱好,一直要跑到迈不动步的时候为止。

    在我参加第一次线下马拉松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字跑步,还有专门的老年跑团,你看这张图片是我在一次参加半马的路上和一位老年人相遇,你看这老大爷多么帅啊!

    如果我们到他这个年纪都能有这样的精气神,我想不管我们有多少钱,我们的生活肯定会更幸福。

    2.开始跑

    爱上“六步法”的第二步是开始跑

    如果你找到了跑步对你的至关重要的意义,不要想太多跑步技术方面的问题,直接开始跑就行了。

    怎么开始跑起来呢?——答案是,以你自己舒适的速度开始跑。

    如果我来总结一下这个阶段跑步的要点,那就是能跑多慢跑多慢,能跑多远跑多远。目的是感受跑步的那种轻松的状态,让我们享受跑步,所以一定一定一定不要追求速度,慢慢的跑就好了。

    至于你能跑1公里、2公里、5公里,这都没有关系,慢慢去跑。只要开始了,你就会发现,跑步没那么困难,你很容易就跑了3公里,甚至更远。

    好你按照我说的这种方式开始跑了之后,你一定会感到吃惊的。在这之前,你一直觉得跑5公里、10公里是多么可怕,多么不可能的事情。而其实,现在你的身体完全可以跑这么。你只是需要慢慢适应而已。你不敢跑,可能只是被你之前跑步的痛苦经验束缚住了。

    当你能够跑到30分钟之后,身体出汗会带来那一种畅快感,这就是多巴胺分泌让我们产生了兴奋感,因为多巴胺是一种快乐物质,所以,很快,你就不会太排斥跑步了,这时你就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了。

    第三,习惯跑

    爱上跑步的第三步是习惯跑。

    我在跑了大概两个月之后,跑步就非常快乐了。于是,我开始培养习惯,刚开始也找不到节奏,有的人天天跑,有的人一周跑两三次,我打算一周跑6次,周日的时候休息一下。

    每天早上6点钟,当我出门跑步,整个城市都非常的安静,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起床,我跑步回来之后,这个城市才开始苏醒,那种积极向上带来的优越感确实是非常强烈的。

    如果你想长期跑下去,习惯跑是一定要做到的。

    为什么习惯跑这么重要呢?因为只有习惯了,我们才能够跑的更远,跑的更久。关于习惯的养成,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面讲到习惯是由一个回路构成的,这个回路包括3个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

    我们通过慢跑已经找到了奖赏,如果要让跑步这个行为持续下去的话,暗示非常重要。而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去找到自己的暗示,这通常就是固定好时间,一定要固定时间,比如每周在固定的日期、固定的时间去跑步。

    一定不要只是说我一周要跑4次,而要说我会在星期二、星期三、星期五、星期天去跑,然后尽量做到固定的时间跑步,在剩下的时间里,周一、周四、周六就是休息。

    这样,到了你确定好的那一天,你就不会想我今天要不要跑呢?而是我今天什么时候跑,怎么跑呢?

    这里,要记住第二个要点,就是如果遇到意外情况,你怎么办?比如,今天下雨,怎么办?今天雾霾怎么办?昨天加班太晚怎么办?出差怎么办?天气太冷太热怎么办?等等等等。

    在你确定要养成跑步习惯之前,一定要提前想好对策,不要临时再决定。我的经验是,除非起不了床,一定要坚持去跑。下雨,就买冲锋衣或者去健身房;雾霾就戴口罩或在室内跑;加班晚了,中午或晚上再补觉……总之,就是要让自己提前想好,然后按照计划去跑。

    一周跑几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不管你跑几次,我建议你一定要留给自己休息的时间,我现在就是按照一周四次的节奏来跑的。因为跑步对我是一个奖赏,而平时工作又特别忙,所以我会用周末时间去完成一次长距离的跑步LSD(也就是Long Slow Distance Run),星期天跑完之后,星期一要休息一天,周二慢跑恢复一下,周三快跑进行刻意训练,周四休息一天之后,周五再快跑练习一次,然后周六休息一天,周日奖励自己一个LSD。

    所以,我建议你也先确定自己每周要固定跑步的次数,刚开始不需要有太多的训练,主要还是快乐的慢跑。我的建议是,一周最好不超过6天,给身体一个修复的时间,但也不要少于3天。

    第四,科学跑

    当我们习惯跑步之后,就可以进入第四步——科学跑了。

    我把科学跑放在第四阶段,是想告诉你,相比于跑步技术,跑起来、习惯跑更重要。当我们习惯了跑步的节奏之后,慢慢的再来纠正自己以前跑步的姿势。如果刚开始跑步的姿势就非常科学,那当然好。

    你不用着急的,反正我们是要跑一辈子的,前面如果稍微有点不科学,只要不受伤,就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我们刚开始的跑量不大,而且一直在慢跑,所以受伤的概率不大,不要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技术上。

    科学跑,是在你的跑量已经达到一定的阶段,你的身体可能遇到瓶颈了,你就要去了解自己的身体。

    到2015年8月份,我跑步已经非常适应了,我开始大量的跑10公里,一个星期跑了3次十公里,而且都是山地跑,结果跑了大概三四个星期,我的膝盖就受不了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甚至上下楼梯都不行了。我以为是受伤了,跑了好几次医院,查了大量的资料,后来才发现其实就是过量了,很多人都遇到这个问题。

    于是,我慢慢的降低跑量,但是我并没有停下来,只是跑的非常少。这非常重要。我们身体是需要磨合期的,在这个期间,要对自己好一点,但不要一下子完全停下来。

    最关键的是让自己不受伤,为了跑的更科学,我读了很多书,比如乔治 西恩的《跑步圣经》、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想些什么》等等,学习了很多理论,却没起到多大作用。我在偶然间发现一位跑者,名字叫陈盆滨,当时他正在参加“百日百马”挑战——在一百天连续跑一百个马拉松,后来他成功完成了挑战,中间没有一天的中断。

    虽然中间的过程非常曲折,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他能够做到这个,受了一点小伤,给了我两点启发:

    第一,如果说他的跑量就是我们能够达到的极限,那么,我达到他跑量的10%,也就是一个月跑120公里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他跑步的方法肯定是非常科学的。

    于是,我调整了我的跑步计划,并且去读它的文章,看他的分享,学习他的跑步方法。其实他的跑步方法非常简单,主要有三个要点:

    • 第一,步子要小,最好擦着地面跑,每一步对膝盖的冲击降到最小;
    • 第二,频率要快一些,既能提高速度,也能锻炼心肺功能;
    • 第三,要用腰部用力,大腿带动小腿,跑起来非常省力。

    总结起来就是小步快跑、腰部用力。

    当我膝盖疼的很厉害的时候,我并没有停止跑步,而是降低了跑量,一周只跑1到2次,我用这种方法开始跑,最终度过了那个最痛苦的阶段。再之后,我的膝盖就再也没有像那次一样的疼痛感了。

    第五,跑得远

    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要积累跑量,但这个过程是一定不能省的。你如果要想参加半马比赛的话,积累500公里的跑量是至少的。

    不断的跑,我们身体就越来越适应跑步,当我们突破100公里、500公里、1000公里的时候,当我们跑步晒在朋友圈的实话,那种感觉还是很爽的。

    积累跑量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身体逐渐适应更大的运动量,让身体和对更远距离的期待同步发展。

    当我们跑的越来越多,我们也就跑的越来越快了,也就到了第6个阶段——跑的快。

    第六,跑得快

    这里我要讲的不是方法,而是理念。因为速度提升其实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

    我在这两年一直学习的是陈盆滨的跑法,在2016年参加舟山半马的时候,当时我觉得跑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时间是1小时52分钟,而在去年参加舟山半马,我觉得跑的很累,结果出来的成绩让我大吃一惊,这次的成绩竟然是102分钟——整整比前一次提高了十分钟的时间。

    关键是:在这一年之中,我并没有采取多么新的训练方法,只是在坚持跑步而已,这样跑了一年,我的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所以我说,跑得快,其实是在前面5个步骤基础之上一个顺理成章的一个过程。

    最后,总结一下,我今天主要分享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分享了我自己的一些跑步经历。第二,分享了让我们爱上跑步的“六步法”,也就是:找到跑步的意义、开始跑、习惯跑、科学跑、跑得远,跑得快。

    • 跑步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让你找到对你来说非跑不可的理由。我觉得跑步非常酷,而且跑步是一种没有任何运动能够代替的项目,所以,我就跑了起来。

    • 开始跑的要诀是能跑多慢跑多慢,能跑多远跑多远,要让身体享受跑步。

    • 习惯跑最重要的是固定日期固定时间,为所有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

    • 科学跑的关键是刻意练习,小步快跑,腰部发力。

    • 跑的远的要诀是不断积累跑量,积累信心,积累良好的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 跑的快是在上面这5步的基础之上,我们会跑的越来越快,最终成为他人眼中的跑步达人和健康生活的代言人。

    最后,想送大家一句话:当你真正开始跑的时候,你不会知道你有多么大的潜力!我们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是被在学校时长跑的那种痛苦的感觉束缚住了,其实,你现在的身体已经足以支撑你跑的更远。

    当你如果觉得百无聊赖,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那就开始跑吧。就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一样,KEEP RUNNING……

    如果你在跑步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和我交流。为了回答大家的问题,我建了一个微信群,但因为有效时间只有7天,总是过期,你添加我的个人微信woshitjcc。在这里,你会看到大家的行动和大家的问题,欢迎来交流。

    另外,如果你想了解“007不写就出局社群”,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和加入,期待和你一起成长。

    期待你能跑起来,跑出一个积极、自信、阳光、乐观的自己……

    007

    我是肚财神,不喧嚣,不固执,不盲从,做一个人生的智者。如果喜欢,请关注或者点赞、转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你爱上跑步的“六步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ub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