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个十分美好而温暖、令人怦然心动的词语!从遥远的古代到今天,乃至无穷的未来,从初涉人生的少年,到年富力强的青壮年,直到耄耋的老年,谁不为它吸引,为它陶醉,为它困惑,为它兴奋和激励,为它终生奋斗,甚至不惜牺牲一切呢!可以说,追求幸福是全人类的最大愿望和永恒课题。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幸福往往与我们擦肩而过,渐行渐远,令人叹惋,追悔莫及,人生苦短,而不能重过。由于我们走得太远、太快,来不及欣赏人生途中的美景,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经济在发展,财富在增加,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幸福感在下降。现代人活得太累!充满欺诈的商场,相互排挤的职场,争权夺利的官场,如飞蛾扑火,群蚁附膻,难道是现代人的理想状态? 由于我们走得太远、太快,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日益增多的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使得现代人们安全感、幸福感下降,与安宁舒适、质朴自然生活渐行渐远,陷于浮躁、焦虑和不安境地的现代病和困扰人们的现代困境。
由于拜金主义和崇尚财富,我们为此竭尽全力,拼搏、竞争乃至厮杀,成为金钱的奴隶,为钱所累,为钱所毁,而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
由于官本位和权力至上,我们投机钻营,拉帮结派,拉关系找后台,作践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成为权力的婢女,而难有普通人的生活;
由于享乐主义和末日心态,我们过度消费和娱乐,各种刺激过后的疲惫不堪,无法根本解决内心的空虚和迷茫,正可谓借酒浇愁愁更愁;
由于追逐名利和成功,以及各种虚妄的目标,我们奔走忙碌,殚精竭虑,透支了身体和生命,而生命得不到应有的呵护,享受不到温馨和恬静。
冷静地审视自身就会发现,正是由于我们的贪婪、自私、妄想、执迷和膨胀的欲望,破坏了大自然的静谧和美好,腐蚀了人性的良善和真诚,为自己酿造出烦恼和不安的苦酒,给社会带来了混乱和危机。
幸福是出污泥而不染幸福观是人生观、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幸福问题是人生哲理乃至人生科学的集中处、枢纽点。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选择和外在行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道德高尚的人那里,道义的力量无比巨大,无比重要;而在道德水平低下的人眼里,只会有暂时的眼前的物质利益。如果把孔子的话进一步引申发挥的话,也可以说“君子乐于义,小人乐于利”,“君子以义为幸福,小人以利为幸福”。
一个人的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更体现为他以什么为“乐”。他“乐”于此,也就是他真切地以此为幸福。这种深层次的“乐”,也就成为一个人在精神上和行为上的“安身立命”之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之者”就是指真切地以道义为“乐”,即以“仁”为己任的君子。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幸福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我们希望它延续不断,或我们愿意在它之中长久生存下去的存在方式。——法国唯物主义者、哲学家保尔•霍尔巴赫
现在的生存方式是你希望和喜欢的吗?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身不由主,背离初衷,留下遗憾,不能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美好生活!
幸福是什么?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进行不懈地探索,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幸福是水灵纯净的柏拉图为开讲“幸福”而建立学院,而他的明星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繁荣的观点而开设讲堂。而在早于他们一个世纪的中国,孔夫子周游列国去传播他对追求充实生活的理想。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所有宗教和哲学无不涉及关于幸福的问题,无数先哲贤士试图对这一重大生命问题进行探索和解答,世界各地的人们也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亲情爱情友情的人是幸福的。
美国教育学会主席、哲学家、关怀理论大师内尔•诺丁斯教授在北京解释她个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时曾经说:幸福生活就是事业顺遂、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空闲时间看自己喜爱的书,以及在海滩上散步看日出与日落……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幸福是感到满意的愉快体验。”
在巴莱克的《花香满庭》里,幸福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希望是心中的一盏不灭的明灯,让人明确方向,为自己导航;有事做会让一个人心里踏实;爱会让人心胸宽广,爱会使人迸发激情和力量,拥有一颗爱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感觉生活的美好、人生的壮丽。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笛顿曾研究过幸福,将幸福的要素(The Essentials of Happiness)归结为四大类:财富、健康、朋友和闲暇。财富是快乐的基础,但并非多多益善;健康决定快乐的长度;朋友可以分享你的快乐;有自由的时间放松愉悦身心。
也有人说,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就是幸福。
也有人说,当大官,发大财,出大名,就是幸福。
有些人拥有了美貌、财富和爱情,应该是最幸福的人吧?可是财富有挥霍殆尽的时候,美貌也有峡谷纵横的那一天,浪漫的爱情也会因沾上柴米油盐而还俗,能算是幸福吗?好多人看起来清贫,可他们心中的希望和爱已经将其充实而富有激情,你又能说他不幸福吗?
心理学家大卫•迈尔斯(David Myers)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此外,还有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一代代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过去几年里将注意力转到了有关幸福的研究,在他的研究中,几乎没有找到幸福和财富的必然联系。许多低收入和普通老百姓却比家财万贯、有钱有势者悠然和快乐,就说明了这一点。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的人未必幸福,而有些布衣蔬食的人,却又乐在其中。例如孔子称颂的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幸福有着特殊的味道其实,幸福没有模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是心灵的一种感觉,对生活的满意感、和谐感,可以自己回味的、那曾被感动曾被刻骨铭心过的感动,个人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
在广阔而无垠的天宇里,看着那些有着自己运行轨迹的繁星点点,总会怦然心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浮躁的心灵世界变得和谐而安宁,也可以说是一种幸福。
幸福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有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幸福其实是很容易达到的,与财富关系不大。在基本的生活条件具备后,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本身。
尼采说,幸福所需的东西多么少,也许仅只一支风笛的声音。
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在精心的耕耘中/在知识的宝库里/在闪光的智慧里
幸福生活不单是物质生活的富裕,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有——一种美好的事业、崇高的境界与信仰,包括拥有亲情、友情与爱情。这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渴望过上幸福生活,是每一个正常人本能上的要求。可幸福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靠别人恩赐的,要靠自己去创造。而创造力是人类进步而与动物界挥手告别的标志。
幸福像花儿绽放除去战争、疾病等非正常因素,实际上,人的创造力的大小有赖于人的才能的大小,而人的才能既有先天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政府要保证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的创造力的大小还取决于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的优劣——国家要为国民才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保证机会均等,分配公平。
在一个公平、公正、正常的社会里,一个人的才能得以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在为个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在过上幸福优雅的生活的同时,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得以提升。此乃国泰民安,民富国强也。那么,其人生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不虚此生,不枉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