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斜杠中年我爱科学读书
彼岸读书 | 《影响力》借你一双慧眼,我们来认清这世界

彼岸读书 | 《影响力》借你一双慧眼,我们来认清这世界

作者: 彼岸沙 | 来源:发表于2017-02-11 04:16 被阅读27次
    《影响力》

    25年前(这么久了 ,天啦噜~)的三▪一五晚会上,那姐唱了这么一首歌。那个年代大家都很单纯——群众很单纯,骗子也很单纯,一双慧眼,或许就能识别出大部分的“假货”。

    这么多年过去以后,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个年代是多么的让人怀念。而今,“假货”的面目更加炉火纯青,不光你的眼睛分辨不出,就连你的味觉,嗅觉,听觉,甚至你的思想和反应,都可能欺骗你。

    也是二十多年前,台湾作家刘墉写过一本《我不是教你诈》,或许我们可以把《影响力》,看成是它的一种高阶版——说是“防骗指南”也可以,它帮助我们拨云见日,对充斥在我们身边试图影响我们决策能力的花招,产生一些觉察和警惕。

    正如作者在书的最后部分所声称的那样:仅仅赚钱的愿望本身,并不足以我们保持警醒的理由。我们所真正不能容忍的是,这个方法是以误导和欺瞒以达到目的的方法达成的。

    我们必须借助稳妥可靠的捷径和经验来应付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生活,这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要。

    书中的8个章节,对应了8种作者眼中常用的手段,我们一一掰扯一下,多借几双慧眼吧。

    1。“下意识”为什么不可靠?

    人,即使是高等生物,还是无法否认自己有“动物性”的一部分。书里描述了许多谜之“咔嗒~哗”的时刻,就像磁带被启动一样,雌火鸡会下意识地把能发出“嘁噗嘁噗”声音的东西当做自己的孩子。在人类自己身上,我们都觉得自己会动用更多的脑力来寻找答案,但却往往难以抗拒自己本能的反应。

    书中的例子,是一种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昂贵=优质”的模式化思维的存在。尤其是在或者没有探知到可能的“危险”,或者是在事不关己的情形下,我们更容易用轻慢的态度和直觉的思维来下判断。比如,你可能受够了父母亲戚的逼婚,可当你父母谈论起一个你不熟悉的亲戚或者朋友家的大龄青年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仍然有可能是:他/她为什么还没结婚?

    另一条容易被利用的“下意识”是“对比原理”,如果你先拿一件轻的物品再拿一件重物,那么重物给你心理上的感觉要比直接单独拿要重。原理可能要追究到人脑中的“即时记忆”的部分,但日常生活中,卖房子和卖汽车的销售常常会把这套策略应用在我们身上,先抛出一个昂贵的东西然后期待我们“捡白菜”的心理出现。

    怎样保护自己呢?作者说:“如果一件事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便会警告自己不要受这种只关注和考虑一个启动特征的奢侈的诱惑”。在这一点上,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里有更为深刻的阐述和思考。或许我们首先要提醒自己的,就是在时间允许和信息充足的情况下,强迫自己的思维“慢下来”。

    2。“互惠互利”在什么时候是错的?

    欠钱的感觉不好,欠别的东西也一样。这份亏欠的感觉有时候会比亏欠的东西本身来得更强烈。

    这种心理感觉产生两种不可忽略的影响。第一就是互惠原理,潜意识中觉得我们应该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做的一切。而第二条则更为深入,如果我们无法满足对方期待的方式,便无法拒绝对方提出的“退让”类型的要求。

    正如作者所言:一个发达的以互惠原理为基础的义务偿还体系很有可能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特征。作为文明社会建立起来所形成的一个价值取向,想要“故意”打破它可不那么容易。毕竟,不是人人都能修炼得在超市试吃到吃饱,到IKEA睡到自然醒这么“强大”的心态,我们即使接受的是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也会至少思量一下拿什么作为回报。

    可惜,在很多时候,这种“负债”的心理也容易被“有心人”所利用,因为在多数情形下,有明确目的的一方才是这桩“交易”的优势方——他们更有“权利”决定另一方以什么行为来消除“负债感”。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美国很多城市的街头,都可以看到一群小哥拿着刷子,随时准备着对等红灯的车玻璃“来上一刷”。

    怎样保护自己呢?首先仍然是觉察。我们需要对抗的并非因为善良而自然产生的愧疚心理,而是那个潜藏在小恩小惠下那个真正等待着我们屈从的真实目的。互惠的意义是真正对等意义上的利益交换,这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公平

    3。不是什么“承诺”都值得天长地久?

    处在群体生活中,人往往成为更珍惜自己“羽毛”的动物。和塑造自我形象相关,无论是谁,都不喜欢被当作前后不一致,食言而肥的人。

    尤其是在已经公开声称了一个立场的情形下,随即就产生了一种想维持这个立场的愿望,从而使自己显得前后一致。甚至有时候,这种心态会促使着我们忽视相反方面的证据,一心要求的自己内心的安定。

    书中举了一个女孩和自己渣男友复合的故事,虽然她做出这个决定的契机是男友的改变,但当它所期望的改变没有发生的状况下,女孩仍然坚信自己回归这个决定是正确的,甚至更加“忠心耿耿”了。似曾相识的故事,如今我们大概会称之为“不能及时止损”,但看一看周围,又有多少人痴守着“沉没成本”呢。

    怎样保护自己?“天长地久”的承诺固然感人,但为了要保持一致的形象而不究前因,固执地守护的承诺却是需要避免的。在坚守一项承诺之前和过程中,它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都值得随时停下来考量。不值得坚守的承诺,不必坚守。

    4。为了被认同,我可以做任何事?

    不确定怎么办?那就看看周围的人都怎样做吧?养育孩子的时候,就时常觉得自己被这样的“peer pressure”所绑架。一方面,人思维的惰性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大家都这么做总不会错”,另一方面,周围人看似“一致”的行动也给了你莫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你需要构建自己“为什么不这样做”的理由,或许还要解释给你的孩子听。

    无论你是不堪其扰,还是没有主见,当人们对自己的处境无甚把握的时候,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促使着人做和周围人一样的选择。一本对这种群体性行为解读的更为彻底的书是勒庞的《乌合之众》。被群体接纳的感觉如此的好,以致让人甘愿放弃作为个体的理性,而屈从于群体那种呼啸而来的威势。

    怎样保护自己呢?就像任由“自动控制装置”偷窃我们的控制权一样,“社会认同”这个装置即使完好,也同样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一旦发现它有override属于个体的理性的倾向,就是需要切断“自动”装置,自己拿回掌控权的时候了。

    5。警惕那些轻易让你“喜欢”的人

    “喜欢”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我们歌颂亲情爱情和友情,是因为它们完整了我们的人生。但在生活决策中,主观的情感倾向却往往是影响你判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先要分析,对日常生活中不够了解的人,这种主观的“喜欢”来源在哪里?作者列举了几个可能性:(1)相似性 类似于陌生人之间常用的开场白,一些共性总会让不熟悉的人一下子亲近起来 (2)称赞 即使我们自认为对夸张失实的称赞有一定的抵御力,但被称赞的本能反应还是会让心理防线马上软化下来 (3)接触和合作 虽然熟悉不一定能产生爱,但不熟悉就更不可能产生爱了。一段时间的亲密合作和接触,可能会让你改变你原有的印象,即使那个印象的产生过程更为理智。

    怎样保护自己,防御“喜爱”带给你的欺骗呢?识别出各种各样导致你产生各种喜好的心理因素可能是不现实的,但是已经建造起来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性判断系统可能可以帮上忙。在做每一个决策和判断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抵御仅仅是简单的社交接触带给我们模糊的好感和消融的界限感,就事论事的把每一个决定完成。

    6。服从权威是一种惯性

    既然我们可以轻易地成为一群“乌合之众”,那么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专家,也不难让我们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书中密格兰教授的实验让志愿者无脑听从实验人员,把越来越难以承受的电压加诸到“无辜者”身上,而不去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医生的指令可以让护士忽视自己的专业知识,老师的指令可以让学生忽视自己的学习需求,我们屈从的往往不是某个人,而只是他们的“头衔”。

    怎样保护自己,减少自己受到“权威”影响的思维惯性?两个问题值得问一下,第一,所谓的专家是真实的吗?是发布的这个消息领域内的专家吗?正像我们不信任演员给出的歌唱意见一样,一两项跨界玩得好我们暂且相信,但总是这样吗?第二,这些“专家”有没有自带的立场?在本身有倾向性的环境之中,虽然专家的操守并非不可信赖,但分析出专家可能被影响的立场,才可以对专家提供的信息做更客观的判断。正如昨天早上我听到一则新闻,这则新闻是这样开头的“哈佛一位专家研究声称...” 我的直接反应是,想用title压我?没门儿!

    7。终将失去的东西更可贵?

    你有被“都卖完了就剩这一个了”的销售策略所吸引过吗?让一件商品永久降价,远远赶不上让它偶尔打折的吸引力。比起得到的快乐,我们更害怕难以追索的失去。对这条的解读,可能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损失厌恶”。

    短缺原理也同样利用了我们的直觉思维系统——如果好东西都难以得到,那么不那么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因此,我们也不自觉会以获得某样东西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其质量的高低和好坏。

    怎样保护自己,从这种“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强迫症里面解脱出来呢?如果你是要买一样东西,不管是吃穿用度,我们需要的只是我们原本设想它的功用。在它能满足这个需求的前提下,无论它是供应充足还是短缺,都无法作为我们决定的依据。

    8。你有没有“选择性偏执”?

    有时候,我们所拥有的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用有限的思维系统在无限的信息海洋中筛选,提炼,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已经失去了耐心。

    在我们已经没有心情,时间,精力分析情况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借助某一条孤立的信息,就匆忙做出了判断。

    如果我们需要把所有信息抽丝剥缕分析后再行动,或许我们永远都迈不开我们的脚步。在大家都在急切地寻求行动指南的时候,一个两个看似“可靠”的片面消息,就足以是我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和做出不智的决定了。正如书中的例子,中情局在应对极端宗教的恐怖袭击的时候“中央情报局拥有的情报如此之多……最后他们不得不依赖过去的经验——由于他们没有任何与宗教组织打交道的经验,就把它当成了一个一般性的堡垒”(Louden,"Over load of Advice",1993)”,这种片面的信任,和我们做出决定就倾向于捍卫它的心理相叠加,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怎样保护我们自己,不被“片面信息”所蒙蔽?回答这个问题,同样也回答了全书的主旨。我们需要克服的,是我们自己的直觉系统和思维的懒惰。这其中,觉察是第一步,我们可能在不知觉间,建立了一个我们自己都无法掌控的复杂的世界,那么正视它的复杂性和我们的能力局限也是重要一环。所有的被讨论的原理和认识世界的角度,不过是给我们一个构筑自己城墙的方法,一些抵抗的能力。

    凡此种种,不是教你诈,只希望你能更加认清这个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彼岸读书 | 《影响力》借你一双慧眼,我们来认清这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in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