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介入小学生朋辈交往问题的实务研究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介入小学生朋辈交往问题的实务研究

作者: 4eb0837c6b1c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09:53 被阅读8次

    原创: 刘 浩 邂逅社工 

    摘要:朋辈交往是小学生成长过程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取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将服务对象视作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通过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介入技术鼓励服务对象发展具体目标,并采用例外问句的技术帮助服务对象建构正向经验,从而解决自身问题。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小学生朋辈交往;社会工作

    一、背景介绍

    服务对象是一名四年级学生,在二年级时随家人到苏州生活,并转入苏州某小学就读。服务对象目前与父母和哥哥居住,父母在学校附近经营一家小餐馆,学生放假期间也会帮父母工作,家庭关系良好。服务对象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良好,也是班级数学课代表,但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矛盾。服务对象在朋辈交往中很努力与同学互动,但往往会莫名其妙出现冲突,这导致服务对象很困扰。在一次打扫卫生过程中,服务对象与同学发生了冲突,双方情绪都失去了控制。在短暂处理之后,学生班主任将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者。

    二、分析预估

    (一)家庭生活状况良好,学校朋辈交往困难

    家庭和学校是服务对象互动的核心场域,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会谈中采取评量问句(如果让你对自己在家庭和学校生活的状况分别的分的话,0-10你会打几分)的方式让服务对象思考自己面对的问题。从服务对象反馈来看,服务对象给自己在家生活的状况打了9分,主要是认为自己父母工作太累,希望他们能轻松一点。在学校方面,服务对象给自己在学校生活仅给予了5分。为了解服务对象对学校生活打分较低的原因,社会工作者通过奇迹问句(如果你现在有一根魔法棒,它能使你在学校的生活状况变成10分的状态,你觉得那是什么样子?)鼓励服务对象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以及介入后的结果和好处。对于社会工作者的问题,服务对象表示看到了自己与班级的同学们相处的都很好,而且结交到了众多知心的朋友。可见,与同学之间的朋辈交往状况是服务对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该问题可以得到改善,服务对象在学校的成长状况将较大改善。

    (二)沟通表达能力不足,朋辈交往易发冲突

    朋辈交往状况是服务对象在学校和家庭两个核心场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境,为了解服务对象在朋辈交往中具体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预设性询问的方式让服务对象通过思考的方式将朋辈交往问题进行具体化。在回应社会工作者的预设性询问时,服务对象例举了刚刚与同学发生冲突的事件。

    社会工作者:你对自己在朋辈交往中的问题有清晰地认识,那你希望我能怎么帮助到你呢?

    服务对象:她平时经常踢我、打我,我作为男生因此一直忍着她。但是她这次用抹布打我脸,这是我忍受不了的,所以我就回击了。

    社会工作者:哇,看来你很有男子气概呢!不过,你想想看如果你在她做出你忍受不了的动作后能及至告诉她的话,她还会一再拿抹布打你吗?

    服务对象:应该不会,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从服务对象的反馈和社会工作者的观察来看,服务对象在朋辈互动过程中为维持良好的朋辈关系经常采取“忍”的方法,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另外,服务对象认为在朋辈交往中如果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可能会影响双方的关系,因此也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服务计划

    (一)介入模式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是以解决为导向的介入模式,注重把焦点放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不是局限于问题情境中,并从优势视角出发将个案视作解决自身的专家。

    在该个案介入过程,社会工作者从优势视角出发肯定服务对象改善自身问题的能力,将视角主要聚焦于服务对象沟通表达能力不足导致的朋辈交往问题,以正向、具体的引导为主要方式,从小步骤开始将目标问题细化、缩小为具有较强操作性目标,并通过寻找服务对象例外正向经验和未来远景帮助其解决问题。

    (二)介入计划

    表1:服务计划

    时间次数服务目标

    3.16第1次初步聚焦问题:了解服务对象在家庭和学校生活状况,初步聚焦问题,建立专业关系

    3.23第2次确定问题和目标:社会工作者基于收集的资料将预估的问题与服务对象进行确认,签订个案服务协议书,并制定初步介入计划

    4.13第3次正向建构、焦点解决:与服务对象聚焦问题和目标,通过正向建构的方式逐步帮助服务对象促成目标达成

    4.20第4次分享经验、巩固成果:让服务对象分享过去一周自己成功的体验,社会工作者通过赞美的技术进一步帮助服务对象巩固正向建构的信念和经验。

    4.27第5次结案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本案例的具体目标比较清晰,容易聚焦,而且服务对象有较明细改变意愿。整个个案服务过程分为五次,五次个案服务跨7周时间,每次会谈大概持续40分钟左右。

    (一)第一次会谈:初步聚焦问题

    服务对象来自班主任转介,社会工作者在第一次会谈中未与服务对象谈论与同学的冲突事件,而是通过评量问句的方式让服务对象思考自己面对的问题。在本次会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服务对象家庭生活状况良好,并初步预估服务对象在学校朋辈交往中遇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沟通表达能力不足导致朋辈交往中容易产生冲突。

    (二)第二次会谈:确定问题和目标

    本次会谈中,社会工作者本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方法中强调良好目标行为的标准,与服务对象确定介入的问题之后,通过预设性询问和奇迹问句的方式,让服务对象使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描述,从小步骤开始,将目标问题细化、缩小为具有较强操作性目标,具体目标为:第一,建立表达感受对促进朋辈关系有积极作用的信念;第二,提升朋辈交往中的表达能力;第三,在朋辈交往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会谈最后,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布置了家庭作业,请其留意一周内与家人互动中表达感受的经历,并记录下来。

    (三)第三次会谈:正向建构、焦点解决

    本次会谈的主要目标是与服务对象聚焦问题和目标,通过正向建构的方式逐步帮助服务对象促成目标达成。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最为关键的阶段是聚焦正向架构阶段,这一阶段的处理方法也是体现出了焦点解决治疗模式的特色。因此,本部分在论述时选取了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进行正向建构,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陈述。

    1、目标一:建立表达感受对促进朋辈关系有积极作用的信念

    此次会谈中,社会工作者将基于服务对象第二次会谈后的作业引导其回忆过去经验,并通过例外问句的技术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表达感受对促进朋辈关系有积极作用的信念。

    2、目标二:提升朋辈交往中的表达能力

    社会工作者通过一般化技术帮助服务对象理解自己的问题是这一阶段学生的正常现象,肯定服务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改善问题的能力,并与服务对象将重点聚焦到朋辈交往中表达能力的学习上。

    3、目标三:在朋辈交往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

    基于目标一和目标二的达成,社会工作者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服务对象在朋辈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建立正向经验。

    社会工作者:还记得之前一次和同学的矛盾吗?同学的第一次用抹布打你已经让你生气了,但为什么没有告诉他?

    服务对象:沉默......

    社会工作者:你现在还是一名11岁的学生,朋辈交往中出现问题也是正常的,只要你努力学习和锻炼很快就能提升朋辈交往能力,但我很好奇是什么让你不敢表达自己感受呢?

    服务对象:我担心这样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还记得上次会谈中我们约定完成的家庭作业吗?

    服务对象:嗯,我记了。

    社会工作者:那你能说说你都记录了什么?

    服务对象:我跟妈妈说周末做完作业给我玩手机;跟爸妈说早上早一点喊我,不然又要迟到了;跟哥哥讲不要在我写作业的时候把电脑声音开太大......

    社会工作者:那你觉得表达感受后有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关系吗?

    服务对象:没有。

    社会工作者:你们家人之间关系很好,看来你在跟他们相处的时候会很放松,也很轻松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服务对象:嗯。

    社会工作者:你刚才说担心表达感受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可以想一想有没有跟同学表达感受,但没有影响你们之间关系的时候?

    服务对象:(思考)有,同桌上数学课的时候老是来跟我讲话,打扰我。

    社会工作者:那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服务对象:我就告诉他现在是上课,要专心听讲,下课再说。

    社会工作者:你做的很棒,我们现在先暂停一会,你也思考一下是什么让你的家人和同桌接受你表达的感受呢?

    ......

    在暂停之后,服务对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进一步挖掘成功经验:放轻松不去想会不会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尊重对方和协商。另外,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提前准备的小学生朋辈交往能力提升材料进行了学习,并在会谈最后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鼓励其将总结的成功的经验和学习到的朋辈交往知识应用到朋辈互动中去。

    (四)第四次会谈:分享经验、巩固成果

    在上次结束的时候,社会工作者要求服务对象将总结的成功的经验和学习到的朋辈交往知识应用到朋辈互动中去,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会谈开始后就让服务对象分享过去一周自己成功的体验。从服务对象的反馈来看,朋辈给予了服务对象正向的反馈,服务对象在这一周内也没有在朋辈交往中遇到问题,服务对象也表示自己在与朋友互动过程中变得更加轻松,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服务对象的表现,社会工作者通过赞美的技术进一步帮助服务对象巩固正向建构的信念和经验。

    (五)第五次会谈:结案

    社会工作者通过评量问句的方式再次询问服务对象在校的生活状况,服务对象给予了9分,并表示自己在朋辈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改善。服务对象在评定时给予了较高的分数,订立的目标也基本达成,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结束专业关系,但将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追踪。

    五、SFBT介入小学生朋辈交往问题的总结评估

    (一)将服务对象视作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认为服务对象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个案服务应从强调服务对象的优点而非缺点着手。在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介入小学生朋辈交往问题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注重从服务对象本身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只是“引发”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能力及经验产生改变,而不是“制造”改变。

    (二)鼓励服务对象将问题和自身分开

    在朋辈交往过程中,小学生受限于自身发展往往会将朋辈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自身。社会工作者应采用一般化的技术使服务对象理解朋辈交往问题使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要提升朋辈交往的能力就能解决问题,服务对象自身并没有存在任务问题。

    (三)运用介入技巧发展具体目标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以解决为导向,聚焦服务对象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灵活运用评量问句、水晶球提问、奇迹问句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介入技术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在自我思考中发展出具体的目标。

    (四)正向建构促成焦点解决

    正向建构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最为关键的阶段,在本阶段社会工作者应采用例外问句技术寻找与深入探究服务对象在朋辈交往问题中的各种例外经验,并且追溯服务对象是怎样做到让这些例外经验发生的。另外,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应给予服务对象充分的时间总结经验,并鼓励其运用到朋辈交往过程中去。

    六、专业反思

    与传统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相比,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聚焦于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强调问题原因。焦点解决治疗模式的介入过程导向未来,将服务对象视作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扮演协助者、合作者、催化者的角色,通过例外问句的技术帮助服务对象在已有资源中构建正向经验。总体来讲,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在介入小学生朋辈交往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建构性语言引导服务对象自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介入周期较短,且成效较为显著,也不会给服务对象带来太多负担。

    作者:刘浩

    机构:苏州市姑苏区蝴蝶妈妈社工服务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介入小学生朋辈交往问题的实务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ta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