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日一城「临海篇」

一日一城「临海篇」

作者: 2郎神 | 来源:发表于2022-06-29 22:42 被阅读0次

    「1171」

    一天一城,肉身进度符合预期。日叨却是一泻千里的落下了。得一叨叨补回来,扎扎实实的。

    「临海篇」2

    县级市(台州下属)

    别名:鹿城、回浦、临城。“临海”得名应在三国东吴时期,而之后1800年,临海作为市名至今未变。府郡名历经临海郡、赤城郡、处州、括州、台州等多个名字,宋朝后一直称为台州。

    面积2203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万。

    方言:吴语-台州片-临三小片。

    2020年GDP738.5 亿元。

    临海历史上长期是台州府治(上篇「临海不“临海”」已述),现虽降级为台州下辖县级行政区,且与中国大多城市一样经历了大肆拆古建的阶段,但所幸仍有一定程度的保留,昔时风度依稀仍见。

    登上巾山顶的大文峰塔,推开不起眼的塔门,沿一条仅能供一人拾级的窄梯盘绕而上,塔内光线晦暗,小心翼翼攀至塔顶,终俯瞰到府城,府城与山间的河道,即是灵江,当初倭寇便是沿着灵江溯流而上至临海袭扰,

    明朝人文地理学者王士性,对临海府城的地理特征有段概括,“浙江十一郡城池,唯吾台最据险,西南二面临大江(灵江),西北巉岩参削插天(北固山),虽鸟道亦无。止东南面平夷,又有大湖深濠(东湖),故不可攻。倭虽数至城下,无能为也。”

    倭”无能为也”的另一大原因,是临海城墙。(上叨已经讲过城墙,这里做点补充)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上烽火敌台的样式,并非初时即如此,而是在明代才应用于长城上,因这来自于戚继光在临海抗倭时的创建,双层空心敌台。

    明朝实施海禁,海上走私贸易随之猖獗。为加强海防,明朝政府在浙江海岸线上修起了一道海上长城——54座卫城、99座所城、353 处巡检司、997 座烽堠、313座墩、48 座台、24 座塘铺,还有数目众多的水寨、城堡。台州府城,也即临海,正位于这条防线中枢位置。

    但这道海上长城并没能阻止住倭寇的侵袭,海防经常被倭寇攻破。1556年,28岁的戚继光升任台州军事主官(正是风华正茂啊),他从沿海渔民的石垒砌民居建筑中得到启发,将城墙增高加宽加固,城墙两侧以石条为基座,砖石包砌到顶,增高了城堞,统一了垛口高度,建造出空心敌楼。升级改造后的台州府城墙全长6286米(现存4671米),守护作用大大加强,可首尾相护,兼具瞭望和储备休整功能。

    戚继光因抗倭成绩斐然,后升任蓟镇总兵(蓟镇为长城“九镇”之一,职责是拱卫京师,总兵驻地在今河北蓟县),并征调两万多浙江兵北上,这批修筑过台州府城墙的子弟兵,成为升级明长城的“技术骨干”,他们将双层空心敌台等的修造技艺和经验运用到长城上。

    城墙下的灵江,夕阳映照中平静温柔。

    但她还有凶狠无情的另一面。历史上灵江时常发生洪灾,冲淹老城。临海城墙上的马面墙、和瓮城修剪成圆弧形,都是为了缓解灵江洪水对城墙的冲击。

    下图右侧的小山包是巾山,山顶两个塔是大小文峰塔,本文第一张图就是在大文峰塔中拍摄。

    近处山下塔,是龙兴寺内千佛塔。

    很多上世纪80/90年代的职工宿舍楼,间杂在古城里,与飞扬檐角们一起分享天际线。

    背后露着古城里唯一一栋高层建筑,好在是医院住院大楼,让病人时刻能够有开阔的视野,或也有一丝抚慰伤痛之力。

    府城里也有不少近代民国时期建筑,经过岁月洗涤,与宋明清式样古居早已和谐相处。

    坊门,即是里坊制间隔,还担负着隔绝火患的作用。

    到处都是这样想窥探、猎奇的游客。(正是我们一行。)

    一尊想不怒自威却偏偏让人感觉亲昵可爱的武士小石雕。

    左边蓝衣女娃试正图不怒自威,右边橘衣女娃正试图亲昵可爱。

    相对于全然退让给游人的全盘商业化古城,这里仍生活着很多世代居于此的居民,他们敞开着大门,似乎丝毫不介意陌生目光闯入自己的生活。

    或许也是无奈,无奈到无感。

    走累了,路边歇歇脚,倒也像是融入了此间生活。

    锁了门进不去,只可远观的东湖公园。

    镇守府城的士兵,

    我们穿过他们去吃早饭。似乎是有安全感的。

    并,未被要求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更是显得亲切和煦了。

    前晚闭馆没能进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次日早上又路过,探头进来看,墙上一排领袖照很有回忆点。

    龙兴寺千佛塔下的供佛洞龛。后排左二罗汉头颇有风格。

    达到了前面那个小武士雕塑不曾习得的不怒自威感。就造像功力而言,实数上乘。

    龙兴寺的临海高僧思托,跟随鉴真东渡日本,且是唯一参与六次东渡的弟子。

    鉴真东渡后半个世纪,日本僧人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804)来到临海,并在龙兴寺学习佛法和茶道。回国后,成为日本天台宗创始人。

    千佛塔,沧桑见性。

    一排原本普普通通,却被我拍得极具形式感的楼梯。

    绿巨人参天大树。

    细微角落里,也有角落里的生存之道。

    两只一起蜕皮的昆虫,它们是情侣?是兄弟?是姐妹?是惺惺相惜的对手?

    一位正在品味蜜桃型冰棒的军事风铁汉。

    很多大树得以幸存,我料是其位置特殊,与佛为伍,当受敬畏。

    这或许也是寺院里多大树。

    一个曾经惯性装X,如今疏于操练,显已生涩的路人。

    优秀的照片拍摄自@歌苏夜刀 


    资料来源:

    地道风物「临海 | 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

    王砚主编《风物中国志·临海》

    徐三见主编《台州府城墙全篇》

    鲁晓敏撰《绝版的“江南长城”》

    「晚明军队的悲哀——蓟镇兵变」

    「1800年未改名的滨海城市临海,得名竟然因为山而不是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日一城「临海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tn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