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每次讲到时钟,我们就知道,难点来了。很多孩子对于跟“时间”相关的知识了解得不多,掌握得也不好。
但“时间”又是跟生活联系最紧密,应用最广泛的,为什么一直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时间”,孩子们却对它并不熟悉呢?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孩子从小到大,面对孩子的拖延,我们喋喋不休得跟孩子说“快点”“抓紧时间”“再看十五分钟电视”等等,但孩子心里却是蒙的,他对时间并不敏感,对时间的长度也没有实际的认知和感受。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会经常听到家长们对于孩子们写作业的拖延无可奈何,明明很少的作业,却要写很长时间,或者需要家长们追着赶着去写作业。因为作业,弄得全家鸡飞狗跳。
看了《学习的格局》这本书,我了解到,孩子拖延与时间紧密相关。书中有一节,重点讨论了孩子时间管理的问题。

那么如何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呢?一个小工具是:时间清单。
每天可以跟孩子一起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设计“时间清单”,比如:火车、气球、花、小鱼等等。
因为这是孩子的时间清单,每一个环节让孩子决定,让孩子做主。孩子自己有掌控感,他会更主动得去完成。
现在,每天吃过晚饭后,我跟我儿子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
“宝宝,今天晚上的计划清单,你想用什么来演示呢?”
“我想用……”
“那你去拿你喜欢的画笔吧。”
接下来,就是充实美好的静好岁月。孩子比我想象中更喜欢“时间清单”,甚至会抱着清单睡觉。

黄静洁老师写到:只要我们和孩子一起把清单上的活动用笔画下来、用字列出来,再涂上颜色,奇迹就会发生了,由于爱上做某件事,孩子开始期待某个时间的到来,而“时间饼”可以让他明白,在等待那个喜欢的时间和活动到来之前,自己还需要完成哪些事。


比如我儿子每天需要录一段当“小讲师”的视频,完成作业,在画时间清单之前,他总是拖拖拉拉,扭扭捏捏,完成得也不好。
自从制作时间清单后,每天他都会积极主动并更加顺利地完成这项作业。并且我会适当建议他,重要的事情最好优先做,这样就会轻松很多。
制作时间清单看起来似乎有一点麻烦,但用几分钟时间,换来一晚上的安宁和一个自我管理的孩子,你也会爱上它的。
另外,我们可以使用番茄钟、沙漏,让孩子了解时间的长度,哪怕只是用手机定一个闹钟,也是很有效的,这些都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鸡飞狗跳”,而是“和风细雨”地解决问题。
我是琪天大圣,
一起读书,一起对孩子好一点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