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东北已经很凉爽了,杨莉约了之前的一个高中同学,也是考到同一个大学的同学一起,坐上了前往西南的火车,她们俩的父母都去送她们,从来没有出过市,省城都没去过的杨莉,一下子要坐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去上大学,那时候的条件也一般,卧铺都没舍得买,都是硬座,一坐就是四年。每年往返两次,一共是16次。六百多个小时。那个年龄并不觉得累。一般开学,放假的时候车厢里丢失学生,大家一起,也很快就到了,可是再仔细想想,四十多个小时,要在火车上睡两个晚上,还是太久了。好漫长,在高铁时代离这种出行方式更远了。虽然那班列车还在,但是现在也提速了。
他们从县城坐上火车,经过漫长的四十多个小时之后到达了祖国西南的天府之国,成都。一下车,空气是闷热闷热的 还夹杂着火锅的味道。这种感觉,这种味道成为了杨莉对成都最初的记忆,永远的记忆,以后的多年里,每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火锅味都能想起自己初到成都的时候。
到了学校领行李,分宿舍,到了宿舍,见到了同宿舍的另外三个女孩,两个东北的,一个川妹子。在蜀地,竟然东北人和四川人是三比一的组合。大学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前三天的报到结束后,院里三个专业一起开了第一次班会。三个专业一百二三十人,在一个大阶梯教室里班主任杨老师也是硕士毕业第一年参加工作。典型的川妹子。文文静静的。眉头边有一个大痣,非常和蔼。
班会就是每个人都上台自我介绍了一下,有的人比较腼腆,简单的说了一下,有的人比较大方,侃侃而谈。大家都是十八九岁的成年人了,也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大学,最幸福的人生阶段,没有高中那么重的学习压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未来的规划做很多事情。每个人的个性也在这个时候得到充分体现。每个人对社会更深刻的认知在这个阶段进一步成熟。所以班会上第一次互相认识都展示了不一样的自我,可能给某些人留下了一生都记忆深刻的印象。
张武汉就是这样被杨莉记住的,他走上讲台,落落大方,没有一丝紧张和拘束,好像是每天都在这个讲台上讲课的老师来上课一样从容。
他开口说的每个字也都充满了坚定的力量,最后他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四个字深深印到杨莉的心里,她第一次知道自己身边就有党员,知道了现在自己也可以入党了。
到杨莉介绍的时候,她借中秋节的机会引用了王维的诗,说出了同学们第一次远离家乡的思想感受,又对大学生活充满的向往。原话是:希望我们一起走这里度过充实有意义的四年。
会后老师在三个专业各选了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做班级临时负责人。张武汉和杨莉被选中了,老师让他们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了黑板上,杨莉悄悄的记下了张武汉的电话。直到现在十七年过去了,那个号码可能张武汉都不记得了,杨莉还记得。这个年龄是人生最美的年龄,对异性有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
军训开始了,到国庆节结束。男生和女生是分开军训,所以同班的男生和女生之间都还不是很熟。九月的成都还是很热,军训很辛苦,穿着厚厚的衣服,晚上坐在操场上没有星星,听教官讲他们部队的故事,或者是唱歌。那时候觉得辛苦,现在想来多么美好。想要都没有了🤷
军训快结束的一天,老师通知班级负责人去领书,杨莉和张武汉都去领书了,大家要把班级所有人的书清点出来。数书的时候杨莉和张武汉打赌,看谁数的对,错了请吃饭。结果张武汉数错了。杨莉要他请吃饭。其实是杨莉偷偷加了一本。
后来他们一起去吃成都最有名的串串。张武汉也是北方人,两个人都试着吃辣的。慢慢的喜惯着成都的饮食。杨莉对张武汉的了解越来越多了,觉得他知道的好多,他们路过书摊,书上的人物杨莉都不知道,张武汉却信手捏来的讲述人物的故事经历。这就是不同的家庭背景导致的差异。杨莉觉得自己要恶补好多知识才可以。
张武汉组织班里同学去免费参观武侯祠,张莉说带上我们宿舍的四姐妹吧,他们一起去了。
有一天晚上,隔壁班的一个女生和杨莉主动说话,问她要电话号码,说他们班长想认识一下她。杨莉就把电话号码给她了。这样就认识了另一个的班长叫戴建的。高高的个子,也是东北人。人非常好,心细又体贴。可是杨莉对他不感冒。还是更关注张武汉。
可是大家都没有说明什么,都保持着一种不远不近的距离。
转眼寒假过去又一个学期开始了,经过一个假期,杨莉的心里上发生很多变化,大城市里的环境和家里的情况形成对比,自己多了很多自卑感,回到学校,也会和张武汉联系,但是再也没有一起吃饭或者出去。而戴建也不像上学期那样来找杨莉,她度过了一个非常失落,伤感的学期。多年以后,她知道了当年的戴建和自己的内心想法是一样的,她也不知道如果当年戴建再坚持一下,自己会不会和他在一起。
而张武汉,越来越疏远杨莉,杨莉也失去的信心,并且她也发现了,她对张武汉只是崇拜,自从他说自己是党员那一刻开始的崇拜,就像崇拜一个偶像一样,而在三观,在其他方面他们并不合适。
学校也有党支部,也要发展党员,杨莉作为班级团支部书记首先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两年后,在大学毕业前成为了一名党员,虽然说入党的时候要求入党动机要纯粹。但是杨莉的第一动机就是因为张武汉。
这一个学期迷迷糊糊的过去了。
大二开学,张武汉当上了学生会主席,杨莉是宣传部长,他们还是会经常碰面,杨莉还是像小迷妹一样迷恋张武汉,但是张武汉不以为然,自顾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学习,搞社团,参加辩论赛。越来越表现出优秀的一面。杨莉现在也淡然了,选择远远的观望,只是遇到和他相关的消息就多留意一下。 大二的学生会干部有很多事情需要忙碌的,社团要招聘新生。杨莉认识了好多学弟学妹们,她的生活又热闹起来了。比上学期好很多,忘却了内心的空虚无助。而且到了大学她留了长发,也慢慢开始打扮自己。再不像一个假小子了。
学习,社团,每天都很忙碌,周末有空,宿舍的四个人还去做兼职。
成都的另一个学校,一个985重点学校里有一个杨莉的高中同学,董小崔,虽然高中时候不太熟,但是不远千里来到成都,大家也开始有了联系。周末有空杨莉去另一个学校找同学玩。董小崔也来这边找杨莉玩。这样杨莉的生活更加丰富了,也多了对其他学校的了解。现在想想,为什么杨莉没有利用这个资源考个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呢,哈哈!不能太贪心,毕竟这已经改变了杨莉后面的生活轨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