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盈利能力是一款互联网产品价值的重中之重。不像前些年,有用户有流量就能吸引一波投资人。现在,一款产品不描绘出大笔赚钱的远景,根本就没人搭理。
一大批没想清楚盈利模式的产品死去了。侥幸活下来也心有余悸,赶紧将变现作为现阶段的工作重心。
对于我们服务的产品,客户总要问一句:怎么赚钱啊?可见产品要盈利才能生存发展的观念已经升入人心。
然而,当所有的产品都面临变现压力时,我开始困惑。
一些运作良好产品因为暂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而被砍去。
一些产品的基础业务和功能仍有不足,但迫于营收压力,匆忙上线。
如果是仅有一两款产品的创业公司,我们能理解。一个产品背负企业存亡的命运,创造收益责无旁贷。
但是,一个旗下产品众多的大公司。体现一个产品价值的标准就是盈利吗?
在我浅薄的经验里,拥有众多产品的公司,追求的不是产品个体的收益最大化,而是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产品线的布局和产品间的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这点,在制造行业的大型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家企业的产品线条可能会覆盖高、中、低端,不同端的产品线条定位不同。高端产品用于树立品牌形象,盈利不作为其考核指标;低端产品在薄利多销的同时,也用于将大量消费者拉入自己的品牌生态圈;而中端产品则是扛起持续性营收的大任。
互联网产品形态不同,但是道理应该也是相通的吧?Google、腾讯、网易……那些优秀大型企业就是很好的例子,靠广告或游戏等少数产品/业务支撑起公司的运转,但同时也运作诸多没有盈利的业务/产品,而后者反而更能代表公司的气质和核心竞争力。
因此,对于已有充足的收入但又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大型企业,当前之急可能并非给旗下所有产品施压寻找到盈利的突破点。而应该先捋清自家各产品的状况,做好排兵布阵,有的做品牌,有的拉用户,在此基础上寻求盈利反而比盲目撒网效率更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