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1-23阅读理解课1.5真正的读懂原文

2018-11-23阅读理解课1.5真正的读懂原文

作者: s萤火虫之光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15:49 被阅读3次

【阅读理解课·第1.5讲课后实践】红包2号

这是2018年11月23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1.5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对昨天实践日志5(找偏差),自查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原因,讨论分享。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受今天崔律带着大家分析找茬片段的过程,意识到,读任何书或者片段,前面讲到的知识点,其实都能用得到,比如先通读,读书时可以先看目录,然后在大概翻一下每个章节的标题等,读片段就可以找每段的中心句读一遍,一般是第一句,先有整体印象;对于片段接下来可以一字不落的朗读一遍,关注片段中的细节,找到片段中的关键词,然后尝试梳理准备讲解给他人听,梳理的过程中要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遇到拿不准的,到片段中去找答案,不要自己想当然的去解读,梳理清楚之后,就可以用尽可能精炼的语言讲给他人听了!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关键词解释不清楚时,可以举个例子;也可以找容易混淆的词进行概念对比,也可以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去解释概念,根据需要选择即可,如果解释概念还是解释不透彻的话,可以从字形上追根溯源。总之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让自己和他人理解为目的。

(2)注意片段中的逻辑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并不是互为充分必要条件,由因能得出果,但由果不一定能得出因,举个例子,因为认真听了崔律的精时力课程,所以我做事效率提升了;但由我做事效率提升,并不能得出是跟着崔律学了精时力课程这一结论,也可能是我看了一本关于精力管理的书。

(3)牢记关键词,在通过几个不同角度去讲解某一关键词时,一定要保持所用关键词的一致,比如解释片段中的关键词是,个人事务拖延而不是个人事务。

(4)分层级,画框图,对于稍复杂的概念,可以先拆分再分别解释每一个名词。可以画出框架,以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加直观的理解。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可选):

(1)今天在讲解昨天的“找茬”片段时,发现自己又一次掉进了不够“中立、客观”的坑,昨天在找茬时,先把前面技能点列出来,但实际却没有真正用起来。但基于对自己逻辑力的自信,原本分析完还信心满满,今天发现还是有问题,看来自己自认为的逻辑力好只是一般的好,正像崔律所说的还有提升空间!哈哈~崔律总是能带给我们新知!惊喜!

(2)这几天上班,连续几天都是迟到几分钟,因为每天送孩子都会出一些状况,也刻意去做调整早点叫孩子起床,但尽管这样还是不尽如人意,今天领导通过微信的形式提醒我迟到的事,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放到以前或许我会想反驳,今天我没有反驳,而只是回了一句知道了,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过多影响心情,而是想自己应该如何改进!我想这也可以看做是中立、客观解读领导的意思吧!如果加入自己的理解,可能就会想领导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等等。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1)关于A—>B  ≠ B—>A,这个逻辑我认可,没有问题,但在某君讲解中的用法是:因为A—>B,所以 非B—>非A,转化成片段中的说法是,个人事务拖延,会带给你恐惧或压抑,那如果某一件事没有带给你恐惧或压抑,那说明它不是个人事务拖延。我认为某君讲解的这个逻辑是对的!希望再听一下崔律的讲解。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5.自查与讨论的结果:

【描述问题1】不够中立和客观,认为片段中的个人事务和自我发展活动是两码事     

【背后原因】没有意识到要从原文找证据,只是凭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来做判断,其实个人事务可以分广义和狭义,就片段而言,作者说的个人事务就是自我发展活动,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个人事务。

【描述问题2】将定义和特点区分开来看,其实特点是可以从定义中去提取的。     

【背后原因】受了某君描述中说的,片段讲解了个人事务拖延的定义和特点,所以就被代跑了,想当然的认为定义就是定义,特点就是特点,是相互独立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1-23阅读理解课1.5真正的读懂原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dj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