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始创者为程邈,秦下邦(今陕西省渭南北)人,生卒年不详。据说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将篆书圆转的笔画改成方折的笔画,使得书写文字的时间缩短,因而也加快了法律文书的处理速度。从办事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是秦始皇喜欢隶书的原因,并赐予程邈御史大夫的官位,以资奖励。程邈曾为县狱吏,但因获罪系于狱中,并在狱中省改小篆,由于他减省小篆的过程中,身份是有罪的徒隶(服劳役的狱因),所以他所改造成的书体,又称“隶书”。
在汉代时,隶书的使用很普遍,而篆书只有用在符玺(天子的符印)、幡信(为传达命令,于旗帜上所题的官号)与题署(匾额、书画等的题字、签名)。后来,上谷人(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王次仲将隶书的写法规范化,这种隶书最重要的特色,除捺画中具“波磔”现象,而橫笔的主要笔画,则呈现出起始像蚕头、末端像雁尾的“蚕头雁尾”造型。
《尹湾汉简》在1993年发现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尹湾村,出土竹简中有纪年的,时间为西汉成帝永始四年至元延三年(前13-前10)间,是汉代地方政治最高单位一郡级的完整行政文书档案。在汉代,尹湾一地为徐州东海郡所管辖。徐州在汉代是仅次于长安的政治文化中心,因为这里正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从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来看,《尹湾汉简》所呈现的,可视为官方书风,字形严谨,而其向左右舒展的笔画,都已呈现出特定的写法。
尹湾汉简文字的“蚕头雁尾”“蚕头雁尾”造型的石刻,大量出现在东汉末年。其中对于当世与稍后的魏晋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书风,是传为东汉末年蔡邕所书的《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立于河南洛阳城南太学门外,并列相接,共刻《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经。由于石经上所刻内容是国家颁布的典籍,因此学子必须熟读,将来才有谋取官职的机会。据当时文献记载,石经初立之时,每天都有马车千余辆,载着学子前来观看并摹写石经,人潮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这些好学之人,在摹写石经时,无形中吸收了蔡邕的书风,对时代的书法风格产生了影响。
熹平石经残石之一,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上内容摘自《中国书法简明史》。
刚好说说: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儒家教材,是用刚刚发展起来的隶书写成的,字体方平正直、中规人矩,影响极大,历朝历代都是隶书标准范本。蔡邕晚年得董卓赏识,在董卓死后因感慨董卓知遇之恩而叹气,被当时的司徒王允所杀。女儿蔡文姬也是一代女文学家。《熹平石经》立后不久,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烧毁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始遭破坏。北齐高澄时将石碑从洛阳迁往邺都,石碑却在半路上掉到水里,运到邺都的已不到一半。隋朝开皇年间,又从邺都运往长安,但营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已几乎毁坏殆尽。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1933年,于右任为抢救文物,慨然以四千银元从洛阳一个古董商人手里买来一块略似三角形的东汉刻石,并确认此石是《熹平石经》的一部分。1940年,抗日战争形势紧张,于右任为确保碑石安全,将其由上海转运至西安,后捐赠于西安碑林,现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此外,目前所存残石还藏于洛阳博物馆(24字)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还有的已流散到国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