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雅






后来的我们。2018年第7部片子。
刘若英做导演的第一部片子,她比我年长,我想我做导演的日子也有期待。至少做一个好编剧是可期的。特别喜欢田壮壮爸爸,好演员的气韵都是自然中的稳稳的真!
影片上映前不久,各个媒体不约而同提及了刘若英和现在的金牛座先生的恩爱;更多的笔墨在说她和陈升的感情往事,我觉得刘若英一定有什么新动作了,那些痕迹已经着了相,果真《后来的我们》新片上映。
其实,有人评论这个电影像ppt,好评并不多。
其实,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都不同。我看完后觉得这是奶茶的风格。作为一个电影的导演她清楚她的表达和藏匿她对剧本的解读。
之于我而言,言情片对爱情的看法,是无法写实也无法幻化的。因为爱情虽然很伟大,在每一个日常,真的没有那种宏达的轰轰烈烈,可正因为都是微小的构成情绪的波澜壮阔,才愈发显得伟大。
爱情是影响两个宇宙生命体的悲欢离合的催化剂,让欢喜加倍,同样让悲伤更为深刻。爱情这东西的魔力具备摧枯拉朽,甚至地动山摇,气贯长虹的力量。
我朋友圈里,看过的人,在朋友圈里飙泪,一直让我有对奶茶首作的期待,看完后,对应那些差评说的电影ppt和周冬雨自己特色却似乎也演不腻歪的本色混不吝,一直在意料中,我没哭,倒是后排的男生有点哽咽声,散场后刻意看了后排一眼,那男生的女朋友兀自的在玩手机,看来男生是有故事的人。
一波三折,终究得到多过失去








赵洋,和他的颜不同的画作感受。我喜欢他这个系列的作品。古典与现代的笔触形成一个特别的味道,他的画作具有很强烈的故事性。细腻在内,而恃才放旷的笔触有似乎总是漫不经心的一笔带过,总之我很喜欢。
想起了84岁徐小虎先生,可能是艺术史界唯一敢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人。谈及观者与画者之间的关系,很认同。
“理论其实太不重要了,因为理论是别人的,我们穿别人的鞋走路不舒服的。我把理论放在第二位,第一位是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眼睛去看一个作品,这就是最重要的。自己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绝对不要管一幅画写的是谁的名字,是什么时代,就直直接接地看。好像在火车站碰到一个陌生人,跟他说话,你马上会感觉到他的灵魂。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常常把心灵关着,眼睛也不去找,而是用别人说的二手知识二手方法,这就不对了。我们要自己看画,感觉画家的笔墨与风格,思考画家如何让我们感觉到宇宙,或者感觉到的不是宇宙而是人间的、物质性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屋里的陈设,这些陈设是昂贵的吗?还是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我们要先好好接受艺术家的灵魂所传达的消息。”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艺术就像氧气一样,不可或缺,和生活是一体的,如果生命只用来赚钱,实在太可惜了!
艺术作品立于大地之上,并在大地(普泛一切质料)之中,历史的人类,建立了他们在世界之中的栖居。 由于建立一个世界,艺术作品制造大地,让大地呈现,大地被开启; 艺术作品让大地成为大地。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