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三国》读书笔记(十五)

《品三国》读书笔记(十五)

作者: 顿笔 | 来源:发表于2020-08-22 09:55 被阅读0次

    诸葛亮逝世后,史书记载魏延谋反。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魏延谋反他为什么没有投奔曹魏,而是南下呢?如果不是谋反,为什么又会烧毁栈道,阻断杨仪呢?

    陈寿认为,魏延之所以不北上而南下,其当时的真实想法,只不过是要杀了杨仪等人而已(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杀了杨仪,就可能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冀时论必当以代亮)。他的想法就是这样,并没有谋反的意思(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杨仪这个“平叛有功”的大英雄,在回朝之后是应该得到重赏的。杨仪自己,似乎也这么想。《三国志·杨仪传》说,杨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然而怎么样呢?只封了个有职无权的中军师,手下一个兵都没有(无所统领),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从容而已)。

    接替诸葛亮的,是资历、才能和贡献都不如杨仪的蒋琬。

    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 魏延一案不是“谋反”,而是“内讧”,而且是典型的“窝里斗”。

    魏延和杨仪虽然都是荆州派,但是两人矛盾重重,早就谁也看不上谁。

    魏延的“作乱”不是“谋反”,而是“内讧”。其直接责任人,是杨仪和魏延自己。但是,诸葛亮也有脱不了的干系,因为他在临终前做了一个奇怪的部署。据《三国志·魏延传》,诸葛亮病重时,召开了一次秘密的“榻前会议”,与会的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诸葛亮交代,自己死后立即撤军,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管他,部队径行开拔。

    众所周知,当时北伐军中,除诸葛亮外,魏延的地位是最高的,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南郑侯是县侯,爵位最高;大将军是实职,军衔最高;假节就是有尚方宝剑,权威最高。按照常规常理,接替诸葛亮指挥全军行动的,当然应该是魏延。然而诸葛亮却指定了杨仪。杨仪是什么职务?丞相长史加绥军将军。丞相长史就是丞相府秘书长,其实是大管家。绥军将军则是不统帅部队的“光杆司令”,实际上是军队里的文职人员。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这个部署,是军权不交给军人却交给文人,不交给高官却交给低官,不交给“副统帅”却交给“秘书长”。如此颠倒错乱,难道不奇怪吗?

    于是我们就要问:

    一、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而用杨仪?

    二、他召开的这个“秘密榻前会议”为什么不通知魏延参加?

    三、诸葛亮为什么料定魏延不会服从命令,而且要求部队不管魏延自行出发?

    虽然史学家对这次会议有所争论,但作者认为,诸葛亮确实召开了秘密的“榻前会议”,也确实做了“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部署。至于诸葛亮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一个不利于魏延的部署,张作耀先生《刘备传》的解释,是诸葛亮对魏延不信任。为什么不信任呢?因为他们“在军事战术上有分歧”。

    最有名的公案就是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没有采纳。

    这里就有一个吻,战争的 根本是什么呢?是政治

    政治家在进行战争的时候,首先要算的是政治账,其次才是军事账。诸葛亮在决定是否采纳魏延建议时,也如此。

    诸葛亮算的又是一笔怎样的政治账?

    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国。

    曹丕通过“九品中正制”,已经与士族和解,士族阶级已经支持曹魏政权了。

    诸葛亮之所以“不用延计”,就因为他很清楚“魏主之明略,而司马懿辈不可轻也”。曹魏,并不是一推就倒,可以摧枯拉朽的。

    第二,益州非进取之地。

    看看地图就知道,益州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剑阁之守,夔门之险,再加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挡住了别人,也关闭了自己。所以,据有蜀地者,关起门来过日子、奔小康,没问题。冲出门去图天下,难。换句话说,刘备入蜀,就既是进了保险箱,也是进了死胡同。

    第三,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陈寿说得很清楚,诸葛亮的特点,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优于他的军事才能。军事才能当中,治军又优于用兵。所以,让他治国,绝对一流;让他治军,也没有问题。但要说设奇谋、出奇兵,那就不是他的强项了(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北伐呢?

    《出师表》一开始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但是这里要注意,赤壁之战后,曹魏方面可是从来就没主动进攻过刘备或者蜀汉(打孙权倒有好几次)。反倒是,刘备攻汉中,关羽围襄樊,孔明出祁山,屡屡挑衅。所以,“益州疲弊”的账,不能算在曹魏头上。东吴那边也没有威胁。诸葛亮执政后,吴蜀盟好已经恢复,双方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所以,益州之所以“疲弊”,问题主要在内部。

    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内必先攘外”。因为无论是转移注意力,还是加强凝聚力,战争都是最好的手段。一个国家,如果处于战争状态,管理和治理起来就顺手得多。要整治或者镇压反对派,也便当得多。此其一。

    第二,曹魏和孙吴虽然尚无直接威胁,但蜀汉在三国当中毕竟是最弱小的。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越是弱小,就越要图强。

    如果不主动进攻,那就只有坐以待毙。更何况在进攻的过程中,也未必没有可乘之机。

    第三,诸葛亮毕竟是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并没有变。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只要有机会,就会为理想的实现而努力。问题在于,理想没变,形势变了。因此,目标和策略也要变。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高举“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帜,坚持“汉贼不两立”的原则,不断北伐;另一方面,又必须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决不能再有关羽失荆州、刘备败猇亭那样的惨重损失。

     这样复杂的问题,怎么能对魏延说?又怎么说得清?

    何况,诸葛亮也需要有魏延这样坚定不移的“抗曹分子”。有这样的人冲在前面,对于实现“以攻为守”的计划是有好处的。因此,不必也不能对魏延说穿。

     魏延既然是坚定不移的“抗曹分子”,和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完全一致的,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交代“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呢?

    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挡不住,二是保蜀汉。

    魏延不但是坚定不移的“抗曹分子”,而且是一个自视甚高、自命不凡的人,当时大约只有诸葛亮镇得住他。不过他对诸葛亮,也是口服心不服,背后仍不免嘀嘀咕咕。所以,诸葛亮料定他不会服从命令,而且估计他会继续北伐(可惜魏延并未这样做)。既然挡不住,不如由他去。所以,诸葛亮并没有说“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杀了他”,而是说“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管他”。因为这个时候,要紧的是撤回大军,以便保住蜀汉。这可比消灭曹魏更重要。因为只有先保住蜀汉,才谈得上消灭曹魏。

    我们知道蜀国是一个被灭掉的国家,而且在蜀国内部一直有一部分人是主张投降的,盼望曹魏来统治它们的,这些人就是益州派

    那么,蜀汉又是怎么得罪了他们呢?

     第一是“分利不均”。

    蛋糕就这么大,吃的人多了,到嘴的就少了,何况“分利不均”?刘璋的时代,他们是“二等臣民”。刘备一来,他们变成“三等”了,怎么会愿意?还不如让曹魏来统治。

    曹丕接班以后,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由各地名流担任本郡“中正官”,负责推荐本籍士人。这对益州士族是有利的。果然,司马昭灭蜀后,就将原属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官员都调回中原,实施“蜀人治蜀”。这就更让益州集团觉得,他们反蜀汉是反对了。

    第二是“治蜀过严”

     民众虽然不会抱怨不公平(刑政虽峻而无怨者),却仍然会抱怨太严峻(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

     第三是“战事太多”。

    诸葛亮“数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这些都是益州集团反对的事,谯周还专门发表了他的《仇国论》。

     第四是“人民甚苦”

    因为打仗是一件需要很多钱的事。这些钱不从天降,不由地出,只能在老百姓身上榨取。

    刘禅投降时,蜀国人民有二十八万户,人口有九十四万人,军队有十万二千,官吏有四万。也就是说,平均每九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士兵,每七户就要供奉一个官吏。蜀国人民,实在是负担不起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三国》读书笔记(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nm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