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拿起手边的《樊登讲论语》就开始看目录,看着那些熟悉句子,但有些却不是都明白其中真正的意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学了知识后要经常复习和使用,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我们不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所为吗?)
在我们读书时期就已经背诵过很多遍,可真正践行的却很少。
读书时期,自己经常把课堂笔记做得整整齐齐的,可每次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后来才明白自己没有把知识运用起来,只是追求笔记的美观。
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读书无用论。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的。有些人因为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懂得把阅读过的内容进行实践,并总结成了自己的经验。
樊登老师在书中说:学而时习之——自修;有朋自远方来——共修;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修行的结果。让我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而不是再像以前自己那样囫囵吐枣式的学习《论语》。
《论语》这本书的很多方法都能解决我们的各种问题。很多学校也开始让孩子接触国学,虽然刚开始读不懂,但随着他们知识的积累,会渐渐读懂的。
真的不得不说,孔子这位老师很聪慧,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把答案告诉了我们。
最后再次谢谢卓尔姐姐赠送的这套书,真的超级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