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合适的构建,或者说这个孩子的生命状态出问题了,他的情绪管理出问题了,他就没有办法承接新的环境给他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感受和感觉。
比如说在人际关系互动中,如何建立一段良好的关系,如何交朋友,如何满足他对友谊的需求等等。
所以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孩子换了一个新学校,到了一个新环境,他跟我们大人是一样的,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的。
这个时候的孩子,其实内心是挺痛苦的。
有些孩子会选择不跟同学交往,总是静静的待在一个角落里,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对老师、对同学有成见,因为害怕受伤。
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渴望跟老师和同学交往的,可是他不知道怎么跟他们交往,也从来没有人教过他怎么去跟人互动。
最重要的是在那个时候,他特别难受、特别无助,不知道去跟谁求助。
所以当你的孩子跟你求助的时候,你能不能去帮助到他呢?
当一个孩子害怕去学校,不想去学校,一定是孩子碰到困难了,一定是这个孩子他无法去面对了,他很渴望在这个时候有人能知道他发生了什么、有人能协助他找到他的力量、有人能协助他看到方向、有人能协助他走出来。
所以他会活在他的世界里,活在他的中界里,他会掉进他的情绪里,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怎么办?这个时候最好的反应是什么?
是先处理我们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当孩子掉进情绪里面的时候,先别急处理事情,别急着解决孩子不上学的这个事情,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和我们的情绪。
所以刚才我问你,当孩子这样的时候,孩子跟你互动的时候,你有什么反应?
刚才你说,你的反应是不知道怎么反应,这样的反应我们叫什么?
是我们的应激反应,打断接触、隔离感受、中断连接。
当我们启动这样的一种模式,它是一种无效的反应模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无效反应模式?
因为我们内在有一些不舒服升起了、内在有一些负荷升起了、甚至有一些创伤升起了。
我们被那些负荷束缚了,我们过往的人生剧本启动了,我们掉进了过往的人生剧本的反应模式,这个时候只要在情绪里,我们的理性就没有办法正常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