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贤家训的好处
这段时间喜欢上抄圣贤家训一类的短文。
如袁采《袁氏世范》(宋)、王永彬《围炉夜话》(清)、周希陶《增广贤文》(清)、《了凡四训》(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明)等。
读,因静不下心,这些古文古语境很多时候读不下去。
抄,迫着自己手眼脑集中,去契合这些老头子的眼界。
越抄,越惊心,越舒服。
许多疑惑不平之处,许多似是而非之处,许多晕头转向之处,纷纷被这些短句如一船划开千秋浪,分拨的山清月白。
这些活了六七八九十岁的长者将人生世相了然于胸,巨细之事一一道来,无不涉及,一点就透。
用四个字来总结这些圣贤家训:
第一:真。
以前总觉圣人说教是圣人蛋讲大道理,在生活中落实不了。现在看着这些,就像翻阅七十岁时自己的日记心得一样,没有假话空话,无一不是披肝沥胆、阅尽苦头之后的肺腑之言。
第二:准。
视野阔达,描绘清晰,站位客观;
第三:狠。
言简意赅,说的透透彻彻,一言就掐准要害,绝无一字废话。
第四:稳。
这几个老头子们说的话,是真看透了看穿了做到了,所以讲的平心静气,没有破绽,四平八稳,为人处世方方面面处理的老道圆润周全。
(二)年轻人学大经大典不如先学圣贤家训
我们年轻人学国学,往往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而不自觉。一开始就想搞通《道德经》、《金刚经》这类的终极大经典,动不动就想闭关阅藏。
而实际上,年轻人经历的人事太少,洞察的人心显微太浅,自己生活的环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念变化尚且搞不明白,如果没有明师指导与系统的学习的话,怎么可能超脱身心,去真正读懂宇宙的实相呢?
所以,即使捏着鼻子、扣着翻译读完大经大典之后,往往对着“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发蒙,不知所言。
然后摘出几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翻译翻译字面意思,联系几个生活现象,做个对号入座的总结,就自以为读完了,就自以为读懂儒释道了。
实际上,皮毛不沾,毛都不沾。
如果先系统学习与实践圣贤家训,将自己的心态与贤人靠齐、相契,再修习佛道这样的出世间法,会更易契合,入门有路。
(三)人为什么要忠厚?
近日抄《围炉夜话》,抄到一句“处世以忠厚人为法”,停住了。
老猪对这些价值观是相宜的,对这些贤人的信心也已建立,所以就耐着性子在一步一步地盘衡。如“忠厚人”的“忠”字,之前恰好读到《袁氏世范》一则,能互为佐证:
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
不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
处事近厚,处心诚实,所谓笃也。
礼貌卑下,言辞谦恭,所谓敬也。
忠字好理解,大概上述这些。
厚字为我所欠缺,不解。
回想回想身边厚道的人,豁然有所悟:
以老猪的习气,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你待我好,我当然待你好;你待我坏,我为何要容忍你?
你看,这就是普通人的修养——大家都平等,一是一,一层对应一层。
然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有人修养高明,你是这样,我平稳对你;他是那样,我平稳对他;她是另一个样,我平稳对她。
这样的人不是单层。能对应几种人,心中就有几层修养。一层一层累加,就有了厚度。这就是厚,厚道,厚之道。
所以你看看我们周围厚道的那些人,他的神色变化很少,对什么人都是不急不躁。而普通人神色朝夕万变,每面对一个人一种情况几乎都要换一副神色,喜怒哀乐气愤急暴,一瞬一变。薄,很薄。
写在这里,好像搞穿一层模糊处:
心胸直白、睚眦必报并不是错,这是一种价值观,顺从这种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所以前人造了刻薄这个词,刻:刻板,僵化。一是一,看不到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薄:单薄。只能对应一种人,自己喜欢的类型。(而通常这类人连自己都不喜欢,怎会恒久爱人呢?)
薄、刻薄并不是贬义,只是客观描述一类人的生命状态。
但大伙要看到,与刻薄相对的,还有另一种价值观,另一种生活方式,叫厚道。
就像背叛相对于忠诚,咱抛开道德层面,背叛往往意味着损人而能利己,对于利己主义者来说,这有什么错呢?对于当下来说,当然是利己最重要啦,比天还大。
只是,有一些比你活的久的多、智慧多的多的长者临终前总结说:这么做,不划算。
(四)
马蓉姑娘,宝强先生,心里烦闷时,不妨抄抄上述的圣贤家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