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的阅读......你什么也没有,只是凭借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
————《如何阅读一本书》
在1972年的时候,有两位美国作家写了一本书,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通过对阅读方法的分析,指导人们如何阅读,怎样才是真正的阅读。在看了此书之后,“阅读”两个字在我的脑中不再只是一副画面的呈现,而是一套有序的方法的展开。
阅读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的阅读一定比被动阅读获得信息更多或理解更加深刻。如果把书本内的信息看做是一个实体,阅读的过程是获得这个实体的过程。书内的结构,文字语言是作者传递这个实体的方式。主动去解析传递渠道,获得信息是一定比被动的接收要获得更多的信息的。所以,虽然阅读是一种输入的过程,但是有效的输入是需要积极主动的对输入内容进行解析和理解的,而《如何阅读这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述如何进行主动的阅读。
从更抽象的目标来讲,阅读一般来说有两个目的:获取信息和求得理解。获取信息的阅读不会使我们产生困惑,因为我们所读之物不会使我们产生困惑,只是在信息上的扩展。而求得理解则不一样,以求得理解为目的的阅读,我们阅读之物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超出我们现有的理解范围之内。阅读过程也是充满困惑,阅读不再是轻松流程,一气呵成,而是需要思考,理解,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如果把阅读看做是一种学习,那么一定程度上超出自己理解的书籍则是正确的读物选择。
阅读技巧的增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共包括四个阅读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是高层次包含低层次的关系,检视阅读中有基础阅读的技巧,分析阅读中有检视阅读的技巧,主题阅读包含前几层阅读的技巧,也超出了前几层的阅读。
(1)基础阅读:基础阅读就是识文认字,这个时候对阅读的掌握主要是字,词汇,正确的句子结构是怎么样的。掌握了这个层次的阅读,也就摆脱了文盲的阶段。
(2)检视阅读:检视阅读分为两种: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读;粗浅的阅读。前者一般是在不知道自己是否想读这本书,或者是自己只有很短的时间进行阅读的时候使用的。主要先看书名,有序就看看序,大致了解本书的主题和类型。之后研究一下目录,看看本书的内容是如何分布的。如果书中有索引也要看一下,寻找一些可能存在的和主题相关的关键内容。看看宣传文案,最后在随意翻到一两页进行阅读。在做了以上的行为之后,阅读之前的问题应该就可以回答了。虽然是检视阅读,但要记住这也是需要主动灵活的。
粗浅的阅读,主要是指我们在阅读一本难度较高的书时,即使我们停下来思考难以理解的地方可能一时也无法理解时,采取不为难以理解的地方停留,流畅的一度到底,保留读书乐趣的一种阅读方式。
(3)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追求理解的一种阅读,读者需要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有系统的问题的一种阅读。本书对分析阅读的方法主要从阅读的规则和针对不同类型书籍阅读方法的差异进行论述。主题阅读也是一种比较型的阅读,是针对某一主题对大量的书籍进行阅读。由于两种阅读内容相较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更加繁复,会在之后独立的文章中,详细讲述。
阅读是一项有技巧的活动,不是一件蛮力的事情。主动的阅读方式对于或者信息和增进理解更加有效。基础阅读走进阅读的殿堂,不知道想不想读这本书,时间不够,书本超出理解太多,试试检视阅读。想要完全的理解一本书,想要就某个主题进行阅读或者学习,之后的文章会详细讲述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