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就考年级第一,平时参加各种活动,该玩的都玩了,到了高三高考,依然是年级第一名,毕业之后,又拿到硕士、博士和国际奖项。”
这是我从作家、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女士的成长自述里读到的履历。
说实话,这些光华耀眼的成绩并未能打动我,因为比她的成绩还光鲜亮丽的人不在少数,真正从头至尾令我心动的,是照亮她生命、吸引她一路向前的那一束束光。
那究竟是怎样的一束束光,是不是一位看得见的榜样,一个成绩耀眼的学霸即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不!跟我们的想象很不一样。现在,就让我们循着这位亚洲女性第一位“雨果奖”获得者的成长路径,寻找照亮她心灵的那一束束光吧。
住在群星之巅——这个超凡脱俗的梦想
小学三年级,郝景芳爱上《少年科学画报》,被里面趣味的机器人漫画迷住了。后来读《十万个为什么》,在天文卷里读到,宇宙里有一种奇特的星星:“中子星上面每一立方厘米物质,都需要一万艘万吨巨轮才能推动”。她当时惊呆了,后来不止一次跟人讲过,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有一些晕眩时刻。见识到宇宙中这颗奇异的星星,就是让这个九岁女孩目瞪口呆的晕眩时刻。
这就是照亮郝景芳心灵的第一束强光。这束光让她对天文学开始着迷,无垠的宇宙牵引着她的兴趣,梦想住在群星之巅的瑰丽图景点燃了一个小女孩的生命激情,使她身不由己地向前探索。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想你心中的第一束光。你的孩子心中有光吗?想想,是什么曾让他那双清澈眼睛充满激情?
洞悉世界,洗尽铅华
高三的时候,她偶然看到一些有关量子力学的科普作品,被深深吸引住了。后来,顺着这条线,她读到了玻尔、海森堡和薛定谔。
在这个时候,她正式找到了人生最大的偶像:薛定谔。
薛定谔是少女郝景芳生命中的第二束光,而且是强光。
读到薛定谔的有关宇宙与人的意识的一篇文章时,她一下子有开窍的感觉。从那之后,她热烈爱上科学哲学。紧接着,她又找了薛定谔和笛卡尔、莱布尼茨、牛顿的一些文章。她后来了解到,“薛定谔三十几岁发表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他写的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直接影响到克里克发现DNA。他对古典哲学和古印度哲学有深入研究。他懂六国语言,曾经把《荷马史诗》从古希腊语翻译成德语,业余时间喜欢写诗,喜欢雕塑,喜欢和生物学家友人一起散步,讨论生命哲学。他低调、内敛、思辨,对经历的二战磨难讲得云淡风轻。”从对薛定谔这么多具体而深刻的认识之中,可以看到这位高明的科学家对她人生产生了多么深刻的影响,这又吸引中学生的郝景芳的兴趣向前推进。
这束强大的光芒几乎奠定了郝景芳的人生方向——想成为的像薛定谔一样的那类人:洞悉世界,洗尽铅华!
激情也伴随着内心的忧伤
荣获雨果奖桂冠之后,当人们为郝景芳取得的成绩庆贺时,她自己却说,大学时最大的失落就是发现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获得的成果,恐怕永远也赶不上偶像的衣服一角了。她认为自己对物理实验现象的理解只能做到皮毛,没办法参透更高层次的规律。这种认识和思考给她带来内心的忧伤。
可是,等她蓦然回首自己的来路时,十分惊讶地发现,在自己企图洞悉宇宙秘密的道路上,在追寻自己心中之光地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以至于不经意间,把别人一生追寻的顶峰譬如高考视为自己摘星之梦的一小步,一些世俗的目标变得不足为虑,自己很拿不出手的成绩已经比环境的要求高不少了。离心中的梦想虽然遥远,忧伤无时不在,可在追梦过程中的的激情和乐趣以及获得的成就足以给自己安慰了。
所以她诚恳地告诫未来的青少年,不妨把梦做大一点,看得远一点,即使做不到也没关系——“即使到不了宇宙尽头,也强于只看到水塘尽头。”
在心灵之光的引领之下,所有的忧伤都是值得的。忧伤是因为有追求。
助推引领自我推动
一定会有人觉得奇怪,许许多多在学业上出类拔萃的学霸成年以后变得庸庸碌碌,与常人并无二致,而郝景芳这个学霸才女为何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展现异彩,令人赞叹呢?我们理所当然要把目光转向她的家庭,她从小受到的教育。
“我也没怎么特别培养,平时都不管她,她都是自己学的。”郝妈妈这个话令人惊诧?
可郝景芳说,她母亲说的话并非藏着掖着,父母确实从小不怎么管她,基本上任由她自己长大。
“从小到大,父母没有检查过我写作业,也不会催我写作业。放学后先在楼底下跟小朋友玩,写完作业看动画片和电视剧到十点多。不会做的题并不问父母,都在学校自己想办法解决。除了学校推荐的辅导班,父母不曾给我报培训班。高考报考专业父母也没有任何干预。”
你如果把这种宽松、自由式的教育等同于对孩子完全放养、毫不过问,那你对教育还处在一知半解状态,最深层、最高级的教育就是在看似放养,看似自由自在状态下不动声色地助推!
助推是一种化于无形的高级教育艺术,是看透了教育的本质、掌握孩子成长规律前提下实施的教育模式,它不需要用手,但要用心,用脑,是暗中使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意识到:你看,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做到的。
这一切都是我做到的!而且被看到了!——这种感觉是孩子自信心、自豪感、攀登不止的不竭动力。
自然宽泛、顺应天性的家庭教育
同许多擅长教育的妈妈一样,郝景芳的母亲也是从她两三岁起就开始一边教他读书一边教她识字的。在妈妈精心培育下,5岁的郝景芳可以自由阅读文学作品了。
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想起,在我们身边,多是这样的老师和家长:他们要求孩子读经典,读那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禁止孩子读漫画,读魔幻,甚至读科幻作品也怕孩子想入非非,影响学习成绩,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就旁逸斜出,被旁门左道拉走了。我们看看这位母亲是如何把孩子引入阅读这片宽阔海洋的。
母亲并不强求阅读的意义。因为她明白,无论多好的一本书,哪怕人人认为它是经典,自己的孩子也未必看得下去,所以,引导孩子读书,一定先让她又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勾魂小仙,只有这个魔法棒才能自发地牵着孩子的兴趣走向个人所爱的领域。郝景芳一二年级读的几乎都是童话,母亲任凭她自己的兴趣。
家庭预算紧张,也要保证孩子的阅读资源。郝景芳三年级之后,母亲在家庭预算很有限的情况下仍然经常给她买书,《少年科学画报》,一套常看不衰的连环画版《中国通史》,连环画版《红楼梦》。仔细琢磨这三类书,分别是科普、历史、文学三个领域的卓越代表,是那个年龄最适宜最好的精神食粮。这考验着一个母亲的文化修养和见识。
哪怕在国外,图书馆里也是最好的去处。到了四年级,母亲带着郝景芳跟随父亲去英国访学,母亲带她去的第一个玩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在那里,母亲推荐给她《简爱》。从这一本书开始,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一个文学宝库:少年简装版世界名著,比原文好读,《双城记》《蝴蝶梦》都是那时候的最爱,她还看完了馆藏的所有克里斯蒂侦探小说。
这个幸运的孩子,从此掉进了书的海洋。她的母亲丝毫不再担心她的路走不好了,因为书可以完美地完成对一个爱知识爱思索灵魂的引导,直到一切水到渠陈。她很明白,这个世界的智慧,都是用书来传承的。
给你一个孩子,你敢不敢给他自由
我们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越是发展好的孩子,他的父母倒是看起来毫不费力,就像郝景芳的父母一样,“平时都不管她,都是她自己学的”。我敢说,很多人都不敢的,我们总是怕孩子浪费时间,怕他摔交,怕他走弯路,怕他不能取得一个像样的成绩,战战兢兢,满腹焦虑,恨不得替孩子活着。人家的父母为什么能看起来云淡风轻,把孩子撒在辽阔的大地上,让他自由地驰骋。根本地一点就在于:自信!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自信,在了解自己、洞悉世界并明白事物规律的时候,就自信了。一旦自信,就会不慌不忙,从容淡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一个自信的教育者不会看到别家孩子的成绩好就慌张,也不会看见别人干什么就随波逐流,她只会有条不紊地走自己的路。
自信从哪儿来的:直觉,学习,琢磨,感悟。
通过这些,我们获得视野和器局,才开始逐渐自信。我们为什么不敢放开孩子,不敢给他自由,根源在这里。一个自信的、认识孩子也洞悉世事的母亲才敢放开孩子,把本该给予孩子的自由放手给予孩子。
那么,是不是凡事像郝景芳这么教育的孩子都会有她那样的发现,那样的痴迷,走向那样的卓而不群吗?也不是,我的两个孩子钱小雅和钱小能基本也是这样培养的,他们至今也没有显示出来对某个领域极为顽强的兴趣。但是,我亲眼看见,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在他们自由阅读、广泛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的眼睛闪闪发光,被一束光又一束光所吸引,灵魂走到一层又一层的高处,我看见他们的思维绽放火花,享受到深思和领略美妙知识的乐趣,翱翔于极富魅力、邈无涯际的精神王国。这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