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如果想要获得某样东西,光想是没有用的,主观意识是不能凭空改变客观现实的,所以你必须要有所行动。
而怎么去行动,如何获取,则是我们制定的方法策略。
你的策略可以简单粗暴,不管三七二十一,撸起袖子就是干,那么,不送,请不必再继续看下去了。
我们也可以考虑周全,来应对各种情境,从而更优的获取到想要的东西。
那么,我们具体有哪些策略呢?
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说,它的长期大额投资业绩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但是让伯克希尔在这一个十年中赚到许多钱的方法,在下一个十年未必还能那么管用,所以沃伦·巴菲特不得不成为一部不断学习的机器。
如何做到像巴菲特那样终身学习呢?
答案就是兴趣!
如果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得很出色,那么必须对它有强烈的兴趣。你也许可以通过强迫自己把许多事情做得相当好,但却无法将没有强烈兴趣的事情做得非常出色。
一旦你满足了现有的期待之后,你就不会进一步,就会呆在舒适区里循环,更别提将事情完善的更好。
以兴趣为驱动力,我们才能对生活保持好奇和热情,才能持续提供动力向前。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曾经说过一句很正确的话,他说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他指的是人均GDP的巨大增长和其他许多我们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好东西。人类社会在几百年前才出现了大发展,在那之前,每个世纪的发展几乎等于零。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很多人就是坚持不了,很多人总是发牢骚说那样的生活太累,何必呢,很多人总是碌碌无为! 他们不知道学习方法,他们不知道学习是没有限制的。
你一天写一篇文章,一天学一点python编程,别人看着累,觉得无趣,是因为它们不想走出舒适区。殊不知,对一些勇于走出舒适区的人,下班学习,休假写作都是一种休息。
在你意识里,休息是什么?有趣又是什么?
其实,这些只是你眼界狭隘的定义,是你对自己的一种限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对自己的限制又怎么可以毫不犹豫的去评判他人?
这个行为是潜意识的,心理学叫做移情。说白了,就是你对他人越界了。这个感受和评判,无任何意义,只是安慰下自己那空洞已久的心罢了。
说白了,方法很简单,就是量变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就有质变,就会迎来上升的拐点,而量变的积累过程是快乐的,并不需要休息,或者换口味等等,它是一个持续性行为,连续的。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站出来说,如果像你说的这样,那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我一定是对的,加上我用兴趣做推动,连续的去做,那么这个事情一定就是可以实现的?
可我们知道,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客观限制。比如,人可以跳离地面,但是不能摆脱重力限制,我们主观意识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所以,别以为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对整个社会有利的,也别认为自己相信的就是正确的,也别根据这种自我中心的潜意识倾向来为自己愚蠢或邪恶的行为辩解,那是一种可怕的思考方式。
而这种思考方式对应的就是 极端的意识形态。它很容易让人们丧失理智,对我们的宝贵头脑是极大的危险,如大漩涡把你牢牢吸住,无法摆脱。
有时候它往往是潜意识的,所有人都难免受其影响。你们认为“自我”有资格去做它想做的事情,例如,透支收入来满足它的需求,那有什么不好呢?嗯,从前有一个人,他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可是他大部分时间过得非常悲惨,原因之一就是他总是透支他的收入。那位作曲家叫做莫扎特。连莫扎特都无法摆脱这种愚蠢行为的毒害,我觉得去尝试它是很愚蠢的。
同样,嫉妒、怨憎、仇恨和自怜都是灾难性的思想状态。过度自怜可以让人近乎偏执,偏执是最难逆转的东西之一。
这里似乎有个矛盾, 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避免极端,还要遵从规律限制。或者说很多时候我们的自我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权威人物的控制,尤其是那些为我们提供回报的权威人物。
这时候又有人要问了,我到底是自我的还是受限的,我就是受不了,受限于他人太难受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富兰克林说过:“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道理。”这句睿智的箴言引导人们在生活中掌握一个重要而简单的道理:利益是衡量的一切标准。
我忍受的利和弊,一比较,小孩都懂做出选择了。想要获得,却不付出代价成本,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事。
有人又说了,如果我追求的东西离我太我了,我配不上它,那怎么办?
那就让自己先配的上它!这个过程是你必须付出的成本。
少年,加油吧,阿巴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