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比较你就会不开心了呢。
一切的不开心都来源于比较。为什么啊。这是因为你的比较“对象”错了,用错了判断的依据。
种种让人不快乐、不开心的情况,深入一点发现其本质就是因为绝⼤多数⼈的幸福感是建⽴在⽐较的基础上的。我也是一样一样的。
俗话说:想要快乐,一定不能太关注别人。
就像那个玩笑说的那样:所谓幸福,就是⾃⼰的收⼊⽐妹夫多20%,或者比同事多20%。
可是,一旦你把⾃⼰的幸福建⽴在与他⼈的⽐较结果之上,幸福就真的太难获得了,就算偶尔产⽣了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只是昙花⼀现,因为总有⼈会⽐他们更加年轻貌美、英俊潇洒,收⼊更⾼、权⼒更⼤,地位更尊贵、财富更雄厚。是不是啊。网络上那么多多光鲜的人,她们无时无刻都是show 她们的生活。
长期如此,你就会立刻“不幸福”起来。可那难道就要忍住自己的“比较”心理吗?
这个太难了,因为这个是要和自己的人性反着来。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找对你的“比较对象”。要比较的从来都不应该是 “现在的自己” 和 “现在的别人”。这种比较存在天然的缺陷,因为这种比较忽视了两个人之间积累上的差异。
我记得我读过俞敏洪老师的书,他提到说刚去北大的时候,放假的时候,别人都是家里开着奔驰来接,而自己却连一辆自行车都买不起。他还发现班级里那些人平时就是玩、考前拼命学习一个月成绩比自己努力学习还要好,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比不上那些人。后来他想明白了,不比了。
曾经我也深受比较的困扰,这纠正了我的一个认知、准确说更新了我大脑里的“比较”概念。
其实真正应该要比较的,是 “现在的自己” 和 “经过努力的未来的自己”,或者,“过去的自己” 和 “经过努力的现在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 和 “现在的别人”去比较。
比较对象错了,心里当然苦啊。
心理学家把前一种有缺陷的比较的人,称为是“固守型” 人格。
到最后,这样的人,就会变成“做不好的就直接再也不做了”,终生躺平,还无挣扎的余地。
而习惯于后一种比较的人,就是具备 “进取型” 人格的人。
他们心态好,他们“不着急”,他们“慢慢来”,他们知道“终究会好起来”,是他们未来终生的心态。
想要做出好的选择,就要积累出好的判断依据,而判断依据这个东西只能靠不断的积累,谁都没有办法,从一开始就掌握所有的判断依据。
有一个简单快速上手的方法
1)用好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什么更重要
进而得出:什么最重要
比如说择偶标准什么最重要?我们会列出一堆长相、身材、学历、财富?在反复探究之后得出什么最重要,得出对方是不是一个能够讲道理的人呢?有了这个前提,是不是一切都会变得简单了呢?
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面对不同的选择,我们列出不同的选ABCD,进而探索出自己认为对什么更重要,从而做出不同的行动,多跟自己对话。
2)用好一座桥梁,这个桥梁就是“类比”
即使为了让对方更好地了解x,先找一个他熟悉的a,通过对a的描述让对方更具象的去了解未知的x。
我们常常想到的,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把一个煮熟的鸡蛋类比成地球,把教育程比喻成戴眼镜前和戴眼镜后,戴眼镜之前看到的世界是模糊的,戴眼镜之后看到的世界更清晰了,而类比人们受教育前和受教育后的不同。
判断依据分为主观和客观,尽量选择一些客观上的依据,比如身高谁高谁矮,这些是可以被量化的。再比如这件衣服穿在身上哪件更好看,这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同样当多个客观的判断依据同时存在时,可以给不同的客观依据设置权重,列出自己的排名。
比较要建立在同一范畴、同一属性下,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比如香蕉和苹果都属于水果,我们会比较哪个更好吃?
到此有没有体会到一点,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一旦比较就会不开心了,因为我们的比较对象错了,不应该用“现在的自己”与“现在的别人”去比较,因为千万不要忽略了两个人之间的积累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