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三章 大器晚成

第三章 大器晚成

作者: ASD888 | 来源:发表于2017-09-23 20:07 被阅读0次

    第三章 大器晚成

    苏轼的老爸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这在中国历史上可是家喻户晓的响铛铛的名字。因为国学普及读物《三字经》中有几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是说,苏老全到了27岁,才发愤读书,但终于大器晚成,名列唐宋八大家;你们小后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要奋发读书,早思上进。这几句话,成为中国家庭鼓励子孙发奋读书、实现长辈‘望子成龙’夙愿的励志典范。那么,苏老泉为什么快到而立之年才发奋读书呢?其实,苏洵秉性颖异,气质严谨,思想独立,性格古怪。脑子聪明,智商很高,就是不服管教。不是不读书,而是好读闲书,不愿读正统的、应对科举考试的书,不喜欢八股文章。率性而为,很贪玩。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可能对科举教育和考试制度有一种逆反心理。每天混迹于一帮走鸡斗狗的狐朋狗友之间,怎么快乐怎么活,全然‘不识愁滋味’。对于儿子的这种状况,其父苏序并不着急,他认为‘树大自直’,他很有信心、底气十足地认为:“不发愁这娃儿的前途。时机到了他自然知道咋办。说不定还能大器晚成哩!”——真是知子莫如父啊!

    民初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到了北宋真宗时代,儒家学派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道教和佛教也在华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宋太祖赵匡胤取得政权之后,极端聪明地“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兵权。‘与士大夫共知天下’,确定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所以,读书之风盛行。到了苏家父子生活的仁宗时代,重视读书的宋仁宗亲自手写了《劝学篇》颁发全国:

    当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比苏洵大九岁、出生于千禧之年(1000年)的哥哥苏涣,是眉山考中的第一个进士,成为四川学子的楷模。苏洵岳父程家两位内弟,也先后中了进士。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中进士就有官做,有地位;有俸禄,有钱花。这对苏洵刺激很大,总觉得脸上无光。加上婚后,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夫人程氏,免不了天天劝进,日日唠叨;居官在位的岳父不用说了,更是恨铁不成钢;除了训斥,也不乏讽刺、嘲笑之语。这颇伤苏洵的自尊心。再说,苏轼、苏辙相继出世,身为人父的担子重了。深深醒悟,该认真读书了。然而痴迷地玩起来,又早把认真读书之事,丢到脑后去了。

    苏洵二十五岁那年,被史彦辅和陈公美两人拽着,优哉游哉地把一座峨嵋山玩了个里外透彻。游峨眉山途中,他们听说西北数百里外的岷山也很壮美,于是转身再去游岷山,他们游山玩水,探古寻幽;醉酒吟诗,饮茶品画;一转悠又是半年。饱览岷山秀色之后,苏洵回家来歇了几日,这才发现妻子面带愁容,只是不愿说罢了。原来程夫人并不指望夫君能够科场得意,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却是切切望子成龙,将满腹期望全部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终日不辞劳苦地教他们读书识字,却又自叹精力不足,而且随着两位小才子的成长,学识的长进,程夫人越来越觉见自己知识的匮乏和才学的不足。‘子不教,父之过。’苏洵从她对孩子认真管教上,感悟到了自己的顽劣和不足,心生愧疚,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如若继续散漫下去,将来可能会落到让儿子们耻笑的境地,这才认真琢磨起自己和家庭的未来。更大的压力是,不但科考未中,就连被推荐的 ‘茂林异等试’也落了空。这些都促使苏洵二十七岁猛然醒悟,深深体会到“贫之不如富,贱之不如贵,在野之不如在朝,食素之不如食肉”,真要发奋读书了。一天,苏洵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书阅览,无意中发现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温故而知新’,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收获。他觉得这故事好像是专为自己写的,不由得心中发出感叹:“时光无情地飞逝,自己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虽然写过一些文章,却都是些平庸之作,没有什么大的长进,更无建树。”他想:现在不努力,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从这时起,苏询又开始发愤苦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有了长进,就急急忙忙地参加录取秀才和进士的两场考试,但两次考试都落了榜。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不过,他没有灰心丧气,决心重新振作起来。可是他还没有理出头绪,茫然不知从何处做起。

    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连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又怎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把它化为灰烬。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询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路慢慢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马不停蹄地到处探求知识。

    苏洵闭门不出,苦读七年。经过七年的努力奋斗,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详细地研究儒家的“六经”和百家的学说,探究王朝兴废的原因,探究历代圣贤成功失败的原因,探究历代战乱的原因,而且从这些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当中撷取它的精华,一层一层积累在自己的胸中。但是并不轻易地谈出自己的感想。等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已经非常丰厚的时候,厚积薄发,下笔千言、纵横捭阖、思路开合,一直要写到那种深入细致地探究到了思想的末梢的程度,那笔才能停得下来。写出来的东西特别地扎实,令人信服。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写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已是小有名气。他自己有了一些成就感,也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自豪,体验了做学问的乐趣。

    这时他的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辙也都长大成人,而且在他的影响下才华出众,他就带着自己写的论文和两个儿子到京城游学。俩儿子科考屡屡高中,可谓一帆风顺。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他看了苏洵的论文很赏识,认为这是当今最好的文笔。欧阳修平时非常器重有才华的学者,这次更不例外,于是他将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推荐给朝廷,受到朝廷的重视。一时间,引起朝廷上下的震惊,京城内外的学者争相传阅他的文章,人人都赞不绝口,并且争相效仿苏询的文章写作方法和散文风格。苏洵这位晚学成才的散文家,也从此闻名于世。直到很久以后,还广泛流传着赞誉苏洵文章的民谣:“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在当时,羊肉是最名贵的佳肴。苏洵终于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行列,尤长于政论散文的写作。如著名的《辨奸论》和《六国论》算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这些政论散文,对苏轼、苏辙,无论是创作理论、审美情趣,还是文章风格,文章内容等,都有不可估量的直接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章 大器晚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fh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