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认清了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然而在挑战旧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又往往落败。
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心理舒适区”。
那么心理舒适区是不是就意味着很舒服呢?其实不然。
心理舒适区,并不代表很舒服,监狱可能是最不舒服的地方,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阿布,不惜伤害同事以便能够继续待在监狱,而最终在离开监狱后选择了自杀。
心理舒适区,并不意味着环境很熟悉,很多人即便不停地变换环境,最终还是停留在原地。
其实,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我们所熟悉的应对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称之为心理熟悉区可能更合适一些。
这种熟悉的应对方式,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舒服,仅仅只是因为更加熟悉,让我们能够享受这种控制感。
所以,在改变的路上,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心理舒适区;只有走出心理舒适区,改变自己熟悉的应对方式,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02
在正式挑战前,我们先给心理不愿改变照个片,找出内心的重大假设,看清改变的真正阻力。
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想要达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比如,我想要更自信的表达自己;
我实际所做的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是什么?我却常常不敢说活,经常附和别人;
我这种相反的行为给我带来了什么潜在的好处?这样可以避免与别人发生冲突,或者避免别人看不起自己;
我认为拥有这些潜在好处的假设是什么?只要我不说话,就不会与别人发生冲突,别人也就不会看不起我。
通过这些问题的不断反问,直到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假设,才能找到真病灶。
03
找到了病灶,我们就可以按照节奏,一步一步着手改变。
第一步,行为检验。找到内心的假设,是突破心理免疫系统,让改变发生的第一步。但找到的这个假设到底对不对呢?还需要我们针对性的设计我们的行为,对假设进行进一步的测试。比如,内心的假设是,如果提出不同意见,我就会遭到排斥;采取的行动是,我大胆发言,原来也没有哪些后果;这时,旧的经验就开始松动了,新的经验开始慢慢形成了,发生改变就有了可能。
第二步,迈小步子。千万千万不要想着有计划的、根本的、彻头彻尾的改变,如果你想这样着手改变,往往还没有开始便已经结束。可行的方法可以这样倒推:最后想要改变的结果是怎样?这个过程是什么?按照这个过程,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如果第一步还是太大,可以分解成更小的步骤吗?直到足够小,如同按时起床、按时吃饭、及时闭嘴一般。当然,你可以用你自己认为好用的问题,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行动的第一步,让改变成为真正的行动。
第三步,创造并强化场。俗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医跳大神,说明跟什么人很重要;孟母三迁,说明环境很重要。我们千万不要小看环境的力量,而过于高看自己的定力。想要改变,找到合适的环境,融入其中,相互助推。如果条件不允许,也要尝试创造自己的场,最直接的方法,功能分区和仪式感。比如,想要学习,就把家里的某一个地方固定为学习区,只摆放固定的与学习相关的东西,只要是学习,每次都在这里,直到你一看到这个地方,自然而然就想学习,说明这个场便建立起来了。
第四步,以爱之名。无论别人要求自己,还是自己要求自己,即便是为了美好的明天,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无法忍受眼前的苛责,无法持续获得和强化新的经验。这时,我们不要忘了,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这种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04
前面所有的论述,我们都在说要改变、要怎样改变,但是我们千万不要陷入另外一种心理舒适区,或者说心理误区,为了改变而改变。
回过头来,未必都要改变,也许我们不断追求改变正是我们需要的改变。这时,学我自我接纳,不改变便是最好的改变。
自我接纳,并不是不追求进步,而是一种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舍弃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