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教师为了不教》(学习1)

作者: 星落凡尘007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22:38 被阅读86次

案例:新入五年级开始,班级里一名叫孟鸽的女同学出现了点状况,第一天正式上课,她不仅迟到还早退,哭着对我说:“老师,我有点难受,想回家。”我看着她泪流满面,十分心疼,就给家长打电话将她接回家了。第二天早晨我刚入校门,孟鸽家长电话就打了进来:“老师,孩子身体没问题,再和你请假不让她回家,到家啥事也没有,我看就是不想上学。”挂断电话我不仅开始沉思,这到底是怎么了?于是就在校门等候孟鸽的到来。在人群中看见她的身影,注意到她红彤彤的眼睛,我知道她又哭了,在校门口徘徊犹豫不前。我走过去将她领回班级,她哭的更凶了,班级里的同学都看着她无心自习,于是我带着孟鸽在校园里走一走。边走她边哭,说实话这样的事情作为新教师还真没有经验处理,但万事终有因,我想从哪里入手呢?于是问她最近怎么样?假期在家里做什么?去哪里玩了?随着交谈孟鸽的紧张心情慢慢放松了,哭泣声也渐渐的小了,她能和我交流这就是向好的方向迈出一步。在对话中我了解到整个假期她贪玩没有完成作业,家长对她的期望特别高,开学前给了她极大的压力,五年级学习如何重要,假期的任务必须完成等等,孩子对学校、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她从上学的路上就开始哭泣,从内心排斥学习、学校。我在和她散步的过程中分析她的种种心理,于是对她说:“今天咱们走完一个小时了,如果心情好了那就回班级听听课,明天早晨继续在校园散步,好吗?”“老师,那您的工作不会耽误吗?”孟鸽忐忑的问,“你总这么哭泣,我是不能安心工作啊!”听了我的话孟鸽擦干眼泪走向班级,其实她今天能不能听课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今天她不用撒谎请假回家逃避学习了。第三天早晨我依旧在校门口等待着孟鸽,见面后没有回班级而是直接在校园里接续散步,我们没有谈昨天学了什么,而是从她小时候聊起,问她喜欢吃什么、爱好是什么、有没有理想、这一天的早晨我们的谈论话题和学习无关,她的红眼圈比昨天轻点,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她对我说:“老师,明天早晨还能陪我一天吗?”“当然可以!”我感觉到她在慢慢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听了我的话她开心的向班级走去。我也开始思考明天的谈话内容了。第四天的校园细雨菲菲,我们两个人没有打伞,她背着书包,我拿着教学参考书和她一起走在绿荫下,讲述我的成长故事,听着听着她问我一个问题“老师,以后我再害怕上学的时候你还会和我聊天吗?就像这样?”摸了摸她的头,对她说:“一天做你的老师,终身是你的老师,你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来找我。”她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后弯成一两个月牙,“老师,我现在非常担心学习跟不上,我就是个中等生,我每天也很努力学习,可是家人对我的期望超出两位我的能力,我心里压力大,恐惧学校,恐惧课堂,可是我不害怕你,你陪我走了三天的早晨,我内心的恐惧感消失了,也许以后我不一定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老师您忙吧,我回班级上自习了。”看着她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向班级,大大的书包在肩上一晃一晃,我知道她会说到做到。

分析:学生的对于学校的恐惧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外来压力以及自己对学习的焦虑。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结合教育教学的认知在成长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有自己的天性,面对学习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对有习惯养成不能急于求成以及揠苗助长。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操之过急就会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恐惧学习、逃避学校和课堂。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家校联动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积极联系方能有助于学生成长。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会学习,“教”不是培养人的目的,而是手段之一,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是最终目的。如果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恐惧因为害怕而不去学习逃避学校,作为教师如何解决呢?学生是一颗种子,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养学健康成长在校园大环境、班集体中、以及家庭这个社会小单元中塑造完整人格是老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共有的责任和义务。学生逃避学习的根本原因是家长、老师、社会强加给学生太多的“应该”、太多的“所以然”。而忘记了送孩子到学校的初衷,曾经的五讲四美三热爱都化作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心。补课班、素样班、托管班……层出不穷,而孩子的成长所需要的关心、呵护、关怀、关注恰恰被很多家长所忽视。关注学生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素质教育,更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每一个孩子对知识的渴望都是相同的,但是每一个孩子的起点又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像一朵花,有的孩子像一棵树。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就要耐心的的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

  • 案例分析 《教师为了不教》(学习1)

    案例:新入五年级开始,班级里一名叫孟鸽的女同学出现了点状况,第一天正式上课,她不仅迟到还早退,哭着对我说:“老师,...

  • 家长常见问题(二)

    1、拼音教不教?只识字吗? 不教,学习拼音的目的有两个:首先为了小学语文卷子考试(其他科目都不会有)还有为了正音,...

  • 2021-12-21《校长如何引领教师成长》(8)

    第八章 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 一、案例及问题:一个关于教师对教科研态度的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中小学一线教师做教...

  • 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正发生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所谓“不教”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因为学生姓“学”,名“生”,即学习的人,真正...

  • 教是为了不教

    夸美纽斯说:寻找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少教,学生多学。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悦。那怎样...

  • 无题

    今天听了一节分科学习——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的意义: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

  • 刷题2.26

    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其教学活动的上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教师的教...

  • 教,是为了不教

    已经离开讲台一年半了,远离了教学,远离了学生,每天写着像八股文似的材料,心里没有半分愉悦。这期回到了与语文...

  • 教是为了不教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 [1] ——教是为了不教 刘佩杰 李士金 恽琳雁 李佳敏 刘杨 殷楚 摘 ...

  •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记得在刚跨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写工作计划呀,总结呀,也喜欢用这句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案例分析 《教师为了不教》(学习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oc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