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邻里纠纷五花八门。宅基地纠纷是历史痼疾,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三尺巷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
话说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因年代久远,没有什么强有力的证据,县令难以明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成了一比糊涂账;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其实也不敢轻易了断。
于是张家人便千里传书给远在京城的张英。期望张英能利用他的权力帮他们解决掉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后批诗一首云:“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然后回书信到老家。
张家人听说书信回来了,想必张英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谁知一首打油诗,甚是不悦,奈何目前争执不下,张英又不给他们解决,张英又身居高位,不得不从啊,便听从张英之言退让了三尺。
第二天一大早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这老邻居吴家见此情形,深受感动,没想到这张家竟主动让出三尺,再者本来跟张家也是多年的老邻居,因为此事还影响两家人的感情,便也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张英的行为,不仅化解了两家多年来为争执宅基矛盾,让两家尽释前嫌,重归于好。也造福了乡里,从此一条六尺巷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一时之间传为一段佳话。
尽管三尺巷的故事有据可查,张家高风亮节,吴家也退让三尺。但是这种道德楷模并没有影响世人。邻里的宅基地纠纷仍然层出不穷。
今天说说我和邻居纠纷。在外工作多年,父母去世,很少回老家。这和我忘本有关。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深体会到小农意识的邻里亲戚关系的无可奈何,斤斤计较,寸利必争。诺大的村子,邻里纠纷普遍存在,而且辈辈相传。因此,我对那些宣传农民朴实诚恳,总是嗤之以鼻。
按政策,在外工作人员,户口不在村里,老房子只能维修,不能翻新。我分家得到的祖产是五间北屋,院落一处。说实话,我也没当回事,反正也不回去住。
近几年,房子漏雨,木质房梁开始变质。我想,这要采取措施,止住漏雨才能延缓衰败。
这也好办,房顶子扣上彩钢瓦,一切OK 。
问题来了,彩钢屋顶如何设计?前后出水叫两出水。只向我的院里出水叫一出水。从美观上说,两出水是一个屋顶,非常好看。如果从农村约定俗成说,两出水符合惯例。然而,偏偏后邻居已经先下手为强,贴着我的后墙垒起了一道墙,根本切断了我后出水的路子。这家伙不讲理,有点欺负人的味道。
我想不和他一般见识,反正价值不大,就做个一出水彩钢顶子算了。
堂弟听说后大发雷霆,为什么受欺负不出一声,难道不丢脸吗?给李家抹黑。
这下把我难住了,怎么办?打架吗?告状吗?我觉得不值得,再说,我i也不住啊。
我想做康熙朝的张英也做不成。沮丧。
后来,转眼一想,堂弟爱喝酒,我请他喝好吃好,堵住他的嘴。
于是,晚上叫了堂弟,又叫了一个当村干部的发小,喝起酒来。
我先入为主的把想法说出。首先说明,房子不住,也就是否定了使用价值。其次说邻里邻居的翻脸总是结仇,不利于和谐,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堂弟和他腻歪。
发小说,就这样吧,那个邻居日子过得不如意,这家伙是个二百五,也就是农村说的半膘子,让他一步不算丢人。
堂弟说就怕这狗日的胡说八道,看看我垒墙他们也没办法。
我说,他吹吧,反正我i也不在家。
堂弟气呼呼的说,你不在乎也行。
发小打圆场说,那小子阴这哩,招惹他啥坏事都干的出来。
堂弟默认了。
这一回我高风亮节,屋顶半天就搞定。我急忙脱离了生我养我的是非之地。
有时候在想,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农村的根子引起的 。要不,领袖反复教导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三农问题只有摧毁农村结构才能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