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1:伸个懒腰,睁开惺忪睡眼,瞄了下手机,迅速按掉闹铃,并安慰自己,周末,再休息会儿,彻底放松,做回自己。一做自己,半天光阴彻底溜走……这事没有做,那事也没干,好悔!算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镜头2:晨起跑步,好累呀,休息一回,没大关系,明天继续,今天只做自己。明天在哪里?明天,继续重复今天的故事。曾经信誓旦旦,如今早不璀璨。
镜头3: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不学习,注定更不上时代,必须做自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好嘛,有进取心,知识付费时代,分分钟搞定。参加这个线上活动,忙碌那个线上活动,你的收获究竟在哪里?一入社群,激情澎湃;久待社群,干脆潜水;潜水太深,热情消退。
诸如此类,屡见不鲜,这三组极其熟悉的镜头,是你吗?
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做自己本没有错。愿意做自己的人,不会太盲目,也不会随波逐流,更有自知之明。真正做自己,就是要与自己死磕到底,就是要优于过去的自己。你说呢?
而更多口口声声要做自己的人,从来都是在放纵自己,看看付费课程,看看腰际游泳圈,“真”在做自己。你所谓做自己,不过是我行我素而已。别人说的,你置若罔闻;别人写的,你熟视无睹。“别人永远是别人,我就是要做自己”,那张扬跋扈的个性,好丑!
王尔德说:“你一旦为自己找到一个错误的借口,你不久就会再为自己找到一百个借口。”是不是这样呢?睡懒觉,你有借口;不跑步,你有借口;不学习,你还有借口。你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找借口。
这样做自己,说到底,就是要毁了自己。
真正做自己的人,方向明确,高度自律。他们都懂得,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电影《无双》热映,许多网友连声惊呼:“时光匆匆而过,你大妈不再是你大妈,但你发哥永远是你发哥。”
发哥,真正在做自己,完美的身材惊艳了时光,也羡煞了我们。发哥,完美身材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高度自律。据说,周润发几乎每天都坚持运动,甚至连庆生时都不忘运动。
《选择的悖论》里提到一个理论:如果一个人选择过多,你在做某个选择,而放弃另一个选择时,你内心会感到不舍和痛苦,这是因为机会成本的影响。机会成本,会让你的选择看起来缺乏魅力。
放弃睡懒觉,放弃跑步,放弃学习,有点损失,你也会耿耿于怀,不过马上就陷入“今天很特别”的误区,因此你在不自律的路上越滑越远。
知名企业战略顾问刘润说:“越是那些自律的牛人,时间颗粒感越细。”什么叫时间颗粒感呢?即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那么,你要提升对时间的掌控力。
该早起必须早起,该跑步必须跑步,该学习必须学习,你要掌握自己的节奏感,你还要让自己的时间颗粒感越来越细。也唯有如此,你才开始真正做自己。
万维钢老师说:“如果你是个特别自律的人,每天面对各种限制,有各种固定流程,你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你反而获得了一种自主的感觉。肆无忌惮放任自己,这样得来的自由,终将在现实中轰然倒塌。而自律迎来的,是你对现实的自主感,是真正的自由。”
做自己,最正确的方式就是要自主,要自主,最有效的办法需自律。越自律,你才越自主,也才越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