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家的观点

作者: 清晰思考者 | 来源:发表于2021-09-07 19:05 被阅读0次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本性是善良的,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本性是差不多的,但习惯相差很大,因为后天的环境不一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善。

这段话讲明了大学之道的三个纲领性东西:明明德,在亲民,止于善。

大学,不是与小学相对应的那个,而是做人的学问,做君子的学问,君子是什么?就是与小人对立面的那个。(过去,大学是15岁以后要学的,学习做君子,做圣人。过去的小学,是15岁以下的人学的,识字,数学,待人接物等学问)

大学就是做君子的学问,方法。在于什么呢?明明德。明(动词)我们本有明德,但是我们没看到,或看不到。被蔗弊了,我们要再把他启发出来。让他彰显出来,这个就是“明”明德的明。明德是什么呢?就是心之德,德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事物的特征,特性,所谓德性。就如我们的腿的德性是什么?就是跑,弹跳,头脑的德性是思考。我们心的德性是什么?本有。但是被遮蔽了,把这个遮蔽去掉,让他再次显出来,就叫明明德。

那么,明明德,要如何明这个明德呢?第二句告诉我们——在亲民。亲民是什么?有人说是新民。但是我觉得,就是亲民。这个民是什么?就是人民,人民的生活。亲民呢就是融入,进入民众,百姓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去体验体查民众的生活。 为什么呢?因为天道会在普通的百姓日常的工作与生活留下轨迹,痕迹,或者说天道就在那儿。而新民,意思是一种改变,让老百姓改变,这个就不是知天道了,而是与天道违 背了。

止于至善是什么?就是最高的目标就是至善。王阳明对至善的理解就是“天理之极”,也就是我们的心与天理一致,叫做此心纯乎天理之极,这里的极是就是标准的意思。

相关文章

  • 关于儒家的观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本性是善良的,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本性是差不多的,但习惯相差很大,因为后天的环...

  • 6个喝酒品德,hould住全场的高级感!

    历史上 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 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 儒家讲究“酒德”二字 酒德二字 ...

  • 道家和儒家,关于名和利不同的观点

    在盗跖这篇中,盗跖和孔子的对话多不清晰,逻辑混乱不堪。子张与满苟得的辩论可谓是相当精彩。 下面两段要讲明的是信义和...

  • 关于观点的观点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形成各种各样的观点,也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交流彼此的观点。做大大小小的决策,给领...

  • 再说礼(一)

    我曾发表过关于“礼”的一些感想,最多的是“礼=理”的观点。近期学习儒家学说看了一些关于孔子礼学思想的文章,对“礼”...

  • 性本善与性本恶

    人之初,性本善,这一直都是儒家学者所认为的观点,也是我们较为认可的观点,在儒家的义礼当中,人的本心就是善的,而我们...

  • 儒家现存留下的记录儒家观点的经书数不胜数,有十三经最为出名,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

  • 数据化管理与木偶

    管理一家企业犹如管理一个国家,关于治理国家的理论有很多。儒家的观点是“以仁治国”,提倡内圣外王,认为品德高尚的人才...

  • 哲学札记(6)——略析孟子和孔子政治哲学的小异

    文/金之广 孟子虽然也是儒家学派,其观点和主张与老师孔子有相同的,但也有不同的。其中,关于政治上的见解,就另辟蹊径...

  • 2018-03-01 P304-P314学习心得

    关于《弟子规》是不是儒家文化的根。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们一定要从根处着手,到底《弟子规》为这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儒家的观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up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