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夕
“我到底适合写什么?”我相信,这是很多人,写作过程中会产生的疑虑,我也不例外。
很多时候,人会陷入一个盲区。陷入“我热爱的是什么”“我到底适不适合这份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里,然后,越想陷得越深,后来开始自我否定,自我徘徊。
往往这些反问,是发自于“不得志”。例如,写了篇文章,阅读数寥寥无几;工作时,无足轻重;别人眼里,平凡无奇。后来,看见一些圈内的优秀文章,行业内的精英,或者只是身边有才华的朋友,就会笃定了这种想法,”我不适合。”
大数法则也需要一个庞大的基数。在没有达到“量”的前提,去谈“适合”,如同妄言。写出优秀文章的人,也写过不一样的文体,最终,在千千万万的文章中寻觅出一种磨合较好的文体加以精进。如同,很多人觉得鸡汤千篇一律,都是讲一些人生大道理,可是,当自己真正下笔的时候,发现,鸡汤也没那么好炖,差了不少火候。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丰富的阅读基础,没有优秀的文字驾驭能力,是写不好任何一篇文章的。就像高考作文,哪怕多是套路的应试作文,依然有人会跑题。相信,在面对试卷的题材不限,多数人是既会议论文又会记叙文,只不过会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罢了。平时的写文也是如此,刚开始不必拘囿,如同成天想着“我要写长篇小说”,可是连一个短篇小说的架构都搭建不起来,又有什么用呢?
在写文这个圈子里,有才华的人很多,但是,有才华又努力的人更多。
与其成日思索“我到底适合写什么?”,不如多去尝试,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都是不断累积打磨形成。
我想,当自身有一定的文字驾驭能力后,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
(个人浅谈,虽然至今我也没找到合适自己的,但是愿笔耕不辍,持之以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