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小小美食观

我的小小美食观

作者: Lily在唱歌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13:32 被阅读0次

    食物,是上天的恩赐,获取食物,是人生存的本能。美食,则赋予了生活的愉悦感。

    原始时代狩猎采集而食的艰难,使得每一次食物的获得,都会伴随一种极大的愉悦,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美食获取的快乐也已经进化成为一种快乐的DNA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

    食物是有感情的,它自带温暖人心的温度

    周星驰《食神》里的黯然销魂饭,是悔悟;《夏洛特烦恼》里马冬梅的面,是初心。异国他乡的家乡味道,是乡愁。

    这个世界上,选择食物,也许是最低成本的自由选择,美食可以让人快乐,也许一次可口的饭菜,就足以让我们用一种更积极的视角去重塑世界观,感受生活的美好,毕竟没有什么是一顿xx所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美食反映世界观

    当年在一片瘴气的岭南无人愿往,只是被贬谪之人无可奈何的去处,苏东坡依然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在这里,他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修书苏辙,写食蚝之事“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得谋南徙,以分其味。”,甚至写下:“试问岭南好不好,却道,吾心安处是吾乡”,这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金圣叹临死前留言: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牛肉之滋味,这是一种无畏淡然的人生态度。

    至于箕子看到妲己的雕花象牙筷而看到了人民将要遭受的苦难;“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讨一人欢笑却失去天下的隐喻。

    食物不言,丰俭由人,而人怎么对待食物,食物同样也会反映出一个人怎样的世界观。

    美食,从来都是一种文明

    原始社会的生吃、风干、腌渍……一直到火的使用,才使得烹饪方式出现了巨大变革,更健康的饮食,极大的改善了人的体质乃至提高了人的寿命。

    古代流传的对美食故事从来不曾停止,小到“食色,性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一餐一饭,大到“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施政理念,由生至死,出土的上千年的古墓里,酒、莲藕、饺子、火锅等的食物存在都在说明吃货的传统源远流长。

    曾经神农氏为了不再让食物那么匮乏,冒着生命危险品尝百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文明。汉唐的延绵几千公里的丝绸之路,给我们带来了胡萝卜、胡椒、葡萄、核桃、哈密瓜、西瓜、番石榴……是一种开放交流的文明。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玉米、甘薯、马铃薯……是一种全球物物、物种大交换的文明,人类的第一次全球化就此开启,因大航海带来的马铃薯、玉米在明清时的种植,甚至使得中国人口数量几千年来首次破亿,食物的文明,已是人类繁衍的曙光。

    今天,全球贸易的发达,我们更好的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阿拉斯加的帝王蟹从打捞到进入盒马鲜生超市,也仅需48小时的时间,在北半球寒冷的冬季,我们依然能吃到来自南半球新鲜的车厘子,甚至人们为了美食打飞的漂洋过海也不是没有可能。经过了几十亿年到达食物链的顶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食材与烹饪技术的积累才有了今天食物的极大丰富,吃的更好一点,自然应该算是对人生的一种奖赏。

    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文明,同时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我爱美食而爱这个国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明白异国食物的单调、甜腻……也许只有生活在中国,胃才是幸福的,因为选择多到足以让人手足无措,不同的烹饪手法足以吃到怀疑人生。对这个吃货国家的最大褒奖,便是游历全国,从抚远到乌恰,从黑河到三沙,流转过四季,从盆地到高原,从热带到寒带,从甜到咸从辣到酸……体验不同的美食、看不同的风景、游历不同的人生。

    此生不悔入华夏,胃当是最不悔之一,仅仅出于对美食的热爱就足以爱上这个国家的地大物博,所以不必谈什么严肃的爱国主义,只需知新疆的哈密瓜大盘鸡、西藏的牦牛肉干便永远是中国的,永远不可分割。以美食为纽带,足以产生对这个国家最亲切的认同感与情感共鸣。

    我的美食观

    在美食方面,吃货必然是博爱的,既爱食物自身的清单质朴的味道,又爱各种不同材料赋予它的浓郁。像欣赏春花秋月那样欣赏春韭秋菘,味美、色美、浑然天成的自然美……食物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最好美学课。

    既然美食有温度,让我们更热爱生活甚至国家,那么,就让它温暖你的胃,走进你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小小美食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wj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