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之秋
最近这份工作,有幸接触到一群可爱的孩子,熟悉了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有一篇,特别有感触——《陶校长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词里,陶行知校长和小学生谈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找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每一问之后,陶校长总会提出“为什么要这样问”来吸引孩子们注意,引发他们的思考。
可以说,通过这篇演讲稿,我和孩子们一起聆听了教育家陶校长的教诲。
陶校长说,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不知道,孩子们学了这篇课文是否有人能做到“每天四问”,但我自己决定了,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一直以来,我都是比较糊涂的,当然不是那种智慧的“难得糊涂”,是很少对自己有明确的要求与期望,不愿意向内拷问、看清自己的那种真糊涂。
一路迷糊懵懂地到了中年,这棵孱弱的生命之树谈不上繁茂,只稀稀拉拉地挂了几个果,唯一聊以自慰的是长得还算直。
有时会突然就有一种惊惶——这就是一辈子了吗?!
不然,又能怎样呢。
常听人说,“生命中没有太晚的开始”,那现在开始努力学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也应该是不晚的吧。
我想,不妨真的每天这样问问自己,“盘点”每日的“功课”,做到清醒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督促,没准我的生命从此就越发变得丰盈起来了呢。
“老师,你能做到'每日四问'吗?”有孩子直率地问。
是啊,我能做到吗?我想做到呢。
圣人说“每日三省吾身”,但现实中,我们有几人做到了呢。
“我想试试看,我愿意接受你们的督促。”孩子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每日四问,就从今天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