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
严肃文学已死?

严肃文学已死?

作者: 刘二狗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11:57 被阅读19次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女朋友正在身旁刷一个点赞过几十万的小视频。视频大概讲一个穷小伙一本正经地对一有钱人说:我不如你有钱,穿得用的不如你,但是你看看自己女朋友穿着打扮,再对比一下我女朋友,我把钱都给她穿好用好,而你呢?……巴拉巴拉的。我翻开大众文化守则,上面赫然写道:第一条,不要同情有钱人。顿时释然。心想这个视频在不露声色地固化有钱人的同时,又刺激了一群在家里洗衣做饭的家庭主妇,我仿佛看见不久的将来,老婆揣着一部手机点开抖音绵绵地对我说:老刘啊,挣钱多少不重要,你看看人怎么对自己媳妇的……

        最近一次妄图读完一本纯文学而无实用的书时,突然惊恐万分。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自己已经丧失了读大段文字的能力,确切地说是这种能力正在丧失。碎片化阅读似乎已经混入血液,深入骨髓。众所周知新媒体的传播讲究“短平快”,作者们恨不能跟海明威一样,一只腿站着就把文字给造出来。我无意贬低各位媒体记者,可你们好歹换换腿啊!当然这种碎片化全然归咎于所谓自媒体们未免有失偏颇。

      社会群体功利化恐怕是主要原因。曾几何时,语文课上,一篇节选自《浮生六记》的“童趣”,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可惜删减了后文些许少儿不宜的场景。“鸭颠其颈作吞噬状”,哈哈哈哈,“肿不能便”。现在的我每每点开一篇文章,恨不能从字缝里看出个首先,然后,最后,大事可成。书商们都不屑印刷躺了棺材的先人的作品,毕竟不缺那点版权费,况且古人写书没标点还不太爱标注first,second。有人说中国阶级固化,群体的焦虑感越发严重,我不置可否,也没有能力去深究其中缘由。但能看见的是,所谓的知识付费时代早已来临,当初肆无忌惮下载盗版游戏音乐的少年,战战兢兢地翻了翻兜,掏出银子,颤颤巍巍地对知识贩子说:来两天的安宁。不怕你笑话,就在三天内,我看了社会心理学,逻辑学,运营,会计,ps制作。你问我学到了什么?工作都快累死了,你跟我谈学习?不过是想让内心不那么无所适从罢了。知识信息爆炸传播,内心惶惶不安。互联网承担了父母的说教,代替了隔壁家孩子。每个人都妄想从寥寥几段文字中,窥见生活的真谛,找到成功的不二法门,各种鸡汤文大行其事。或者沉溺于各种娱乐八卦新闻,不忿地留下一句话:戏子误国!

        不可否认,这种传播模式,构建内容模式可以让人有自以为是的快感。借用奇葩说里面某选手的话:今天的我有没有比昨天更博学了呢?碎片化阅读下大部分读者会盲目自信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有内涵和深刻。但实际上,只不过是被动的接受了来自媒体的观点,缺乏自己独立的逻辑思考。而恰好,内容提供者在产出内容的同时迎合大众的价值观,审美观。这就陷入了死循环。我总觉得,人的成长是不断接纳不同人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的过程,并非需要外在的某种力量来促成自我认同。你知道……吗?我知道……的问答方式越来越多。但是你是怎么得到的了,是基于自己的思考,还是奉行一套迎合自己价值观的“拿来主义”理论剽窃的呢?更贴切的是这种拿来是被动而不自知的。

      刚刚在简书上翻过几篇文章,发现一个很多人认同的观点:简书变质了。具体怎么变,大概无外乎资本逐利性愈发明显。还有人感叹,严肃文学已死。一看就是一个小年轻。严肃文学从来就存在着,并且会一直存在着,它并未变过。综艺十三邀里面马东解释得很好,严肃思考一直存在,只不过随着教育的普及,大众文化登上了主流舞台,当这种比例差距扩大时,一些所谓的知识份子才觉得自己不合时宜。文化主导向来是基于某一群体大面积的人口比例,从古至今,未曾变过。光绪后国人识字率大20%~30%。说到底,就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近代以前识文断字的知识分子,虽然数量少,却完全占据了主流价值导向的位置,而下层群体能做的,只是被动地找出自上而下的文艺作品中能引发共鸣的部分,然后流行开来。但现在情形发生了变化,教育普及之高,话语权完全由占据金字塔底端的群众定义。自下而上倒逼精英阶层,知识分子转型。

          王朔在“我看大众文化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大众文化的第一要义是满足大众的需要。缺点是写作者首先要放弃自我追求和价值观。作者必须放弃个性,艺术理念,创作风格。写作者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知乎开放注册门槛,抖音内容变得更加贴近中下层人民诉求,简书内容也慢慢像泛娱乐化转变。与其说严肃文学已死,倒不如说,严肃文学的创作者们想要从大众文化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又不愿放弃掉自己的艺术追求,纠结在放弃创作成就感和经济利益漩涡之中。最后妥协,抛出一个严肃文学已死的论调。而如我这般从未认清自己能力又自诩为严肃文学的支持者的人,这种论断看得多了,就当真了,殊不知在知识分子眼中,你跟其他庸俗的大部分人没有任何区别。“这帮大众文化的组成者,还有互相瞧不上的呢”

      我并非贬低大众文化,文化这个东西,只要不是糟粕,就没有高下之分。一本实用的育婴指南并不会比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低贱。我害怕的是,大众文化以其人口优势,资本优势,对其他艺术审美的吞噬性逐渐显露。同时它极具煽动性的特点,会让立场不坚定的受众被标签化,同质化。在微博等第三方平台上,评论往往两级分化,非黑即白。并且在是与不是二者之间,往往有一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跟风狗,是调侃也是一种思考能力弱化的具体体现。

      手机码字,匆匆落笔,词不达意,万望海涵。综上,严肃文学死没死不得而知,创作这类作品的作者,倒是“变节”不少。但在我看来只要有一个人坚守,我们就不能说它死亡。让严肃文学得到大众文化的接纳,不是重点。重点是严肃文学创作者能不能吃饱,毕竟鲁迅要是拿不到优厚稿费,未尝不会怒发杂文:论严肃文学的倒掉。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不然打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严肃文学已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wy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