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宿舍经历告诉我:宿舍里的每个人都带着面具,就算你知道了其中一个人面具下的真实面目,你也要装作若无其事,因为别人不知道,即使你说,别人会认为你在挑拨离间。
高中是我第一次住宿经历,总想要和所有室友成为朋友,所以努力周旋于每个人的情绪中。
营造出被需要的样子,也是这种取悦式的交友加重了我的讨好型人格。
可事实上,我并没有成为谁不可失去的朋友,总是在别人情绪里打转反而失去了主观交友的自由感和安全感。
所以我在上大学之前做了不少“室友如何相处的功课”
可是尽管做好了准备,大学第一天进宿舍的时候,我还是很紧张,
感觉就像中彩票一样,这次的我好像幸运一些,不会因为空调温度不够低而争执,因为我们都不太爱开空调;不会因为谁起的早,谁睡得晚而不高兴,因为我们彼此都能理解也能接受。上课可以很自然的互相提醒,一起讨论课题分享笔记,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去饭堂或是去校外买东西吃。
这四年我真的很幸福。
后来的一次聊天中我才知道,我们几乎都经历过校园冷暴力,有的是亲身经历,有的是因为看到过同学舍友,在这一方面都有一些心理阴影,可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容易互相理解、彼此珍惜吧。
“人和人长久舒适的相处靠的是共性和相互吸引,而不是一味地付出和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
如果长时间的自我感动和不必要的付出还是换来别人两三个字的回答,那就不如取悦自己好了!
室友只是室友,朋友也是朋友,室友是朋友是你运气好或是真心喜欢一个人,所谓的相互吸引,如果双方做不到那就大可不必。
四年的时间不是单纯的社交,也是锻炼一个人内心的历练,见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说实话,我还是很羡慕几个女孩子的四年可以成为成为四十年的友谊,希望我们宿舍几个的友谊也能这样,长长久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