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网友发的农村织箔的照片,勾起我的回忆,闭上眼睛,父母在院子里织箔忙碌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很亲切。箔在过去常常用到的物品,已经悄然离我们而远去,如今织箔这个画面在农村很难看到了。
织箔使用的材料有经子和高粱杆或岗柴。
过去秋天农村种植的品种很多,除了种玉米,还有棉花、黄豆、绿豆、高粱、红薯、芝麻、西瓜...不像现在秋季基本上都是种的苞谷,(现在种苞谷也比之前轻松了不少,应用除草剂确实提高了劳动效率),感觉如今农村的秋天的景色单调了很多。
高粱在农村用途颇多,高粱米可以吃或者酿酒,青青的高粱叶还可以蒸花卷馍用,上部的细杆可以编笤帚,做篦帘,下面的粗杆儿可以织箔。
除了高粱杆可以织箔,在我们老家一带,用岗柴当材料织的箔更结实,生产队时期老街北河湾里种了一大片岗柴林,每年收割后生产队会分到各家各户。顺便百度了一下,岗柴是也叫荻芦,主要产地就是湖北和河南南阳,为多年生高大竹状草本植物,秆直立,硬度高。岗柴杆子光滑坚硬,相比高粱杆更结实,更适合织箔。如今那一片岗柴林早被人们开辟成农田,失去了岗柴林发达发达根系的庇护,河湾的那片土地也大半塌到河里去了,岗柴林也成为美好的回忆了。
织箔还需要绳经子,过去用手工缠的麻绳。麻绳是种的青麻的表皮制作的,秋天收割后放到池塘里。过一段时间捞出来,青麻的表皮就能和里边的茎秆很容易剥离,剥好的麻皮可以用来制作织箔用的麻经子。后来多用红色的塑料绳,不过塑料的不经晒,易断。
织箔的工具就是木架子和砖头了,砖头上缠绳经子,两块一对,在对应的直线位置前后翻飞。
放一根高粱杆子,用手压瓷,然后前后两个砖头调换一下,完成一道工序。
“箔边一上手,就知有没有。”第一根秫秸很重要,因为它就是整领箔的门面,粗壮而挺拔的秫秸,都被放在这个位置,因此要精挑细选一番。
织够合适的长度后,就从架子上松下来,用铡刀将两端切割整齐,一领箔就算完工了。
织好的箔,用途非常广泛。立起来围成圈,四周用绳捆结实,里面便可屯粮。
织好的箔还是良好的晾晒工具。晾晒棉花时,平铺在架子上,上面见光,底部通风,干得快。
过去农村建造瓦房,箔也是建房材料之一,我们老家叫房里子,铺展在椽子之上,在箔上抹上泥巴,再铺上瓦片。如今家里的房子都是水泥平房或者楼房,箔作为建筑材料的历史早就终结了。
还有一种用途就是用来做床铺,如今的年轻人恐怕就不知道了,带床板和席梦思床垫也是九十年代才进入农家,过去做床,条件好的是木床,简易的就是土坯垒的床,上面再铺上箔,再铺上用麦秸杆织成的软和的稿荐,一张简易的床就搭成了。
如今,箔在农村已经基本没有用武之地,高粱和岗柴已经没人种了,会织箔的人们也慢慢少了,织箔的情景也只能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了。(文/赵华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