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博课——单霁翔

文博课——单霁翔

作者: GY孤阳 | 来源:发表于2019-12-05 22:59 被阅读0次

    中华文明能够绵延5000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懂得兼收并蓄,而有这样的文明滋养而生的中华民族,是必定有着无穷之博学,不见之笃行的。这样的文博课,让我认识了一个古老而又永远充满生命活力的中国。

    文博课让我有了以下了解:

    一、文物的价值在哪?

    文物的价值就在在细节上,一下一下的,一次一次的,在佐证着我们历史文化的进程。所以文物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可能比我们的生命要长的多,他们曾经来过,他们不再离开,他们成了我们身体里,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让我每每想起的时候,都会觉得我们有一种底气,有一种力量在。文化自然遗产,它不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独有的,它是人类共同的遗产。

    1972年就诞生了一个重要的公约,就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也叫做世界遗产公约。我国于1985年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在1987年就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

    二、对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认识:

    第一,过去我们文物保护的是文化要素的。

    第二,过去的文物保护往往保护静态的,但是今天文化遗产我们还要保护人们生活其中的,生产其中的那些地点。

    第三,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就是,过去文物保护一个桥,一个塔,一个古建筑群。后来扩大到历史街区,历史村镇,历史城市,有点到面。

    第四,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是,过去文物保护,保护那些古代的,历史悠久的;但今天,还要保护那些20世纪的,那些当代的文化遗产。例如:大庆第一口油井,核武器研发基地,卫星发射到中心,都进入了遗产。

    第五,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是,文物保护,保护那些宫殿建筑,寺庙建筑,纪念性建筑,但是文化遗产还要保护那些传统的居民,那些工业,那些人们生活司空见惯的,这些有他们的独特价值的。例如:世博会期间,上海成功的保护了江南造船厂的工业遗产,把他用做展馆。上海作为当年的大工业城市,经济中心,他的根,他的魂。

    第六,文物保护,保护的是物质文化遗产,还要保护那些非物质的。越来越多的非物质,进入了保护,还有那些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老字号。

    今天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保护,那么这样一个境界,这样一个事业,使我们知道文化遗产保护的和千家万户,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下面就举一个西湖申遗的例子。

    杭州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城市,西湖在城市中心,它的特点是三面云山,一面湖。要想成为世界遗产,首先要确保三面名山不能有新的建筑进入,这就要有很大的决心。十年的申遗路,让西湖得到了保护,今天无论是荡舟西湖,还是漫步苏堤、白堤,都能看到,没有任何一栋建筑物进入三面云山,杭州是坚定不移的从西湖时代走向了钱塘江时代,在钱塘江两侧气势磅礴的建设了新城。18年以后,G20峰会的时候,把这座新城的景观传遍到世界,这就实现了梁思成先生当年主张保护老城,建设新城。相应成辉的在杭州得到了非常好的实践,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最后,单霁翔院长强调:“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利,它是全民的事业,应该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亿万民众,我们的文化遗产才会更安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博课——单霁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gj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