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有棵树》初次出版1943年,距今快80年,而故事开始于1912年美国布鲁克林区,距今100多年。畅销多年并被改编成电影,音乐剧,获得过奥斯卡奖。直至今日依旧仍备受关注,时不时出现在各书评和荐书中,这些光环足以引起看书人的兴趣,会想一探究竟,我也不例外。
故事主人公是一名居住在美国布鲁克林区德国移民第三代,一个普通贫寒的11岁女孩弗兰西,整本书围绕弗兰西一家的生活,记录发生在1912年-1918年期间一个个小故事。是一部描写艰难时代的成长小说,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解读,也许你会读到知识如何改变命运,会读到家庭教育如何支持到儿童的成长,读到女性特有的坚韧,顽强,读到直面生活的勇气,读到自我成长的力量。就像法国著名的文学家罗兰,巴特尔所说:作品完成,作者已死。阅读没有标准答案,权威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据。
也许是前不久刚看过《美国种族简史》吧,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又多了些视角,一边看一边发现书里好些都能关联到那本书,这不就是一本详尽的美国移民史嘛?
回顾初高中历史课本,美国史有些什么?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黑人独立宣言,一战二战,经济危机,工业革命。这些似乎只是告诉我们美国曾经经历了什么,可美国之所以成为现在的美国——繁荣,多元,自由,强大,这些和一个个美国人密不可分。而这些人又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各个民族,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习俗。所以美国史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一部漫长的持续的移民史。美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无一不受此影响,这是我们很少接触知之甚少的或者不感兴趣的一部分,却是了解美国的重要一部分。
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在很多影视剧,小说发现美国移民的蛛丝马迹。比如《绿皮书》中意大利裔,非洲裔,《我的希腊婚礼》中的希腊移民,《纽约黑帮》中的爱尔兰人,《摩登家庭》中的拉美人,《刮痧》中的中国移民,这些移民其实都是美国移民后好多代,最好的了解移民文化还是需要移民初期开始,而《布鲁克林有棵树》正好是一个移民后代写的移民初期的故事。
美国的初期移民(非洲特例除外)大部分是欧洲移民,纽约州的布鲁克林地区也不例外,比如来着德国的妈妈凯蒂家。来自爱尔兰的爸爸约翰尼家。充满东方底材的财摆摊的犹太人,开干洗店长辫子的中国人,沿街卖场的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波兰人 .......这一小小的片区容纳了这么多的民族,作者贝蒂斯密斯细腻的文笔,通过独立坚强又忍耐的弗兰西的视角一点一点刻画出的布鲁克林的日常生活,让你看到老移民和移民后代的无形变化,而这些人在布鲁克林起到了什么作用,宗教,政党,经济,教育,习俗,传统食物,音乐,思想....这些交织在布鲁克林,让弗兰西在苦难中慢慢长大,成长,而这一切形成新的文化——美国精神——奋斗,平凡,不屈。也正因为这样这本书描写艰难时代的旧时经典屡屡被人提起,引起情感共鸣又激励人前进。
所有的苦难终将过去,化身为财富。“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贝蒂斯密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