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构地理格局 借高铁“邕”抱世界

★重构地理格局 借高铁“邕”抱世界

作者: 闲坐煮茶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12:00 被阅读0次

7月10日起,伴随全国铁路新运行图实施,广西南宁将首开直达香港的高速动车,全程运行时间仅3小时59分。

南宁简称“邕”,是一座绿色美丽的南方城市。因气候和暖而常年花团锦簇,自古以来就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开”的美誉,荣获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民族文化独特,拥有丰富的旅游、人文资源。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拥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后劲。

近年来,广西围绕“三大定位”新使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向南深化东盟合作,向北着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向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向西深度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和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依托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海相连和沿海、沿边、沿江的独特区位优势,形成了背靠大西南、对接东南亚的发展格局,成为“一带一路”桥头堡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枢纽。

南宁开行直达香港的高速动车后,成为广西首个拥有始发进港列车的城市,进而一跃进入香港的4小时“朋友圈”,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为两地人民交流往来带来“直通列车”,直接给南宁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背靠大树好乘凉”,直通列车的开行将重构南宁地理格局。南宁作为广西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的枢纽和中心,本已集聚了强大的发展能量,因“一带一路”和广西“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好友”遍布西南各省、东盟诸国,构建起恢宏磅礴的发展版图。直达香港高铁列车开行后,老百姓能实现两地间无缝衔接、快捷直达,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抢占先机,借由高铁对接香港、进而打开更庞大的世界市场。进港动车重构了南宁的地理格局,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获得欧美经济市场的“入场券”,从而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地理区位优势历来就是发展的“生命线”。如马六甲海峡,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控制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轮都途经此处,带来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经济繁荣。南宁地理格局的重构,预示着一颗西部新星将冉冉升起。

重构格局,顺势而为,谋划战略,登高望远。畅想南宁发展前景,未来必定大有可为。古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将在南宁这座古老又全新的南方城市重新演绎,焕发出勃勃生机。每个南宁人,都能见证和参与其中,张开怀抱“邕”抱世界。(易寒)

人民网http://gx.people.com.cn/n2/2019/0711/c179456-33132524.html
环球网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9-07/15127095.html
2019-07-11

相关文章

  • ★重构地理格局 借高铁“邕”抱世界

    7月10日起,伴随全国铁路新运行图实施,广西南宁将首开直达香港的高速动车,全程运行时间仅3小时59分。 南宁简称“...

  • 外媒看雅西高速自嘲:英国完了,在雅西高速开这辆中国车怒赞带劲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高铁世界第一,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中国拥有最庞大的高铁网络,超过世界总里...

  • 地理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周何帆老师带着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世界,说的是“地理”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在新闻里经常听到的“地缘政治”...

  • 参禅晨悟(7)

    放大格局 放大你的格局,世界从此相容。 趟溪流小径,登高山之巅,上观天文,俯察地理,用生命全息去感悟生活,就有不一...

  • 地理编码(待重构)

  • 高铁密布深度改变城市格局

    截至12月13日,长三角铁路年发送旅客首次突破7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列车发送5.35亿),全年有望达到7.35...

  • 京城阔别二十春,高铁机车载梦身。 扫尽灰霾因好雨,痴心可望抱佳人。

  • 佳鸣给您拜新年!

    这一年,新冠肆虐,却重构了世界格局与人的格局。 这一年,西方列强重演围攻,中国却展示了文明古国的优秀基因与现代大国...

  • 中国高铁响彻世界

    看了《坐着高铁看中国》的系列报道后,心里有一股热流在涌动,我曾经三番五次地问自己,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虽然无法用言...

  • 【随手拍】和谐号

    世界发展看中国 中国发展看高铁 中国高铁,中国速度 高铁发展,助力经济腾飞 和谐号,复兴号 风驰电掣,贯穿祖国东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构地理格局 借高铁“邕”抱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mr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