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渡的最后时光

作者: StarryVerse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8:00 被阅读6次

    上海老南市董家渡区域的最后一块动迁工作,就要进入尾声了。

    在2011年前后,笔者对这一区域的风貌做过一些记录。那是上海动迁卖地最轰轰烈烈的时候,借着世博会的后劲和四万亿的东风,黄浦江沿岸地王频出,泛海、华润、绿城、中民投等各大房企争先恐后想在此分一杯羹。

    时至今日,不远处复星的外滩金融中心的建设终于接近尾声,中民投在今年初把当年的地王卖给了绿地。边上曾经在与绿城分手时痛失黄浦湾的融创顺利接管泛海的地王项目,摇身一变成了外滩一号院。无数的财团、地产商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出出大戏。

    俯瞰董家渡(摄于2016年6月)

    依靠介于黄浦江和上海县城间的优越地理位置,董家渡在上海开埠前就是繁荣的商业地区。清末民初、大量商人来上海经商,在董家渡开市,此地的一度成为华区的商业中心。

    我对董家渡的记忆大约只有沿街一间间卖布料的小店、人体模特等等。卖布料的阿姨英文厉害,总能跟外国人谈笑风生。

    (摄于2011年)

    董家渡的拆迁可能是昔日上海城区最大的一次旧城改造运动。不过曾经在此拍下高价土地的房企,最后却败走这里,估计主要是被冗长的拆迁所拖垮。

    董家渡最后的模样

    董家渡路万裕路口(摄于2011年)

    老硝皮弄26号(摄于2011年)

    石库门、老公房与黄浦湾(摄于2011年)

    万豫码头街的石库门内住户已被清空(摄于2011年)

    董家渡地区的路名极具地方特色。通向黄浦江的横向马路过去多为沙船码头,其路名诸如油车码头街、丰记码头街、会馆码头街、赖义码头街、利川码头街等等;往内则是民间百业,糖坊北弄、南硝皮弄、桑园街、篾竹路、豆市街;另外则是上海常见的用河浜和桥来命名的道路,诸如董家渡路、白渡路、薛家浜路、小石桥路等等。

    冷清的街道与最后的居民(摄于2011年)

    算是晾晒文化的巅峰了(摄于2011年)

    大量居民搬迁后,这里重新被绿色占领(摄于2011年)

    万裕街36号,德善堂谢宅,

    门匾上宝树家传的宝树即指代谢姓,2014年被拆除(摄于2011年)

    整个董家渡地区被较好地保留下来的只有董家渡天主堂商船会馆

    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又名董家渡天主堂,是20世纪50年代前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路185号,是中国第一所能容纳2000人的大型天主教堂。 1844年签订的中法《黄埔条约》规定天主教可以在通商口岸公开传教和建造教堂。传教士在上海获得了三块土地,作为被没收的城内老天主堂的赔偿。不过如今的董家渡天主堂已经因周边区域的新建开发而地面下沉严重、颤颤巍巍。

    董家渡天主堂被围在工地中(摄于2019年)

    上海商船会馆位于南市区马家厂会馆街28号,创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沪上沙船业各帮船商集资建造,为上海最早的会馆建筑,有大殿、戏台等。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添建南、北两厅,嘉庆十九年(1814年)建看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建拜厅、钟鼓楼、后厅。商船会馆门头较为高大,墙面贴方砖。戏台较古朴,石柱,八角形藻井,藻井由八块木板拼成,施彩绘,乃宋代式样,称斗八藻井。大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巍峨宏敞,前设雕龙石柱抱厦,屋脊高耸,正脊有“国泰民安”四字,垂脊上多塑文臣武士。大殿正中神龛置天后像。殿前左右侧有楼房,作办事、议会之用,东北部的房屋原是商船公局之所。这一建筑群面貌现改变甚大,但大殿、戏台等尚保留原有结构。

    另外,民国时期法租界华董局最初的华人公董陆伯鸿先生的故居陆宅和福建商船大亨的沈宅被保留在了黄浦湾小区内,如今作为小区会所的一部分,外人似乎难以进入。即便如此,原本四进的沈宅是在拆除中被紧急叫停而得以保留,如今也只剩下的两进。

    商船会馆在工地中被简易工棚保护(摄于2019年)

    末代居民

    (摄于2011年)

    我一直觉得能穿拖鞋背心睡衣去出街的街区是富有生机的。在这里,街道是家的延伸,所以大家才会把家里的椅子放到家门口,才会穿着睡衣去买菜,甚至赤膊纳凉。

    多年来的旧城改造打破了这种格局,新建小区高大的围墙,把家与街道完全隔离开来。表面的整洁背后,是街区活力的丧失。

    今天,在线下越来越难以买到的生活所需的细小物件,看似方便的网络购物,却将本来家门口就能解决的购物流程硬生生拖到个两三天。

    我不知道,这真的算是进步了么?

    (摄于2011年)

    随着市容整治的进行,马路菜场这种业态如今在上海几乎销声匿迹了,更不要说在拆迁进程中的董家渡了。

    尾声

    近年,我又路过该地区,沿着中华路一侧,仍有最后一片未被拆除的房子。

    不过一切也都只是时间问题了。

    王家码头路外仓桥街附近(摄于2017年-2019年)

    大部分的房子已经被封锁,但仍有人在此经营。

    董家渡路的夜生活(摄于2018年)

    统一招牌运动反倒让一些早年的招牌痕迹重现天日(摄于2019年)

    董家渡路作为这一地区的主干道,依旧是一条充满人气的街道。虽不及董家渡地区最鼎盛的时期,但是相比边上冷清的豪宅区,这里有更多的市井烟气。

    而豪宅区的居民也不省心,泛海的楼盘刚被融创接手,交付还遥遥无期;黄浦湾诸多售楼时的承诺无法兑现,千万豪宅的业主们使用了与动迁户们几乎相同的解决方法——挂横幅。

    黄浦湾业主挂出的横幅(摄于2019年)

    至于政府原本希望通过旧城改造打造浦江西岸另一个陆家嘴的宏伟规划,似乎还遥遥无期。

    董家渡金融区的宏伟蓝图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运动中,谁才是最后真正的赢家,并没有人知道。

    更多关于上海旧城改造的精彩内容:

    遗失的老里弄:东斯文里

    老南市棚户区的拜拜

    - Das Ende -

    - 新城旧市 2019 -

    长按关注公众号

    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董家渡的最后时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cz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