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行为陆子的国学课堂故事
我们与高手的差距丨《刻意练习》读后感

我们与高手的差距丨《刻意练习》读后感

作者: 书海老饕 | 来源:发表于2021-05-29 08:42 被阅读0次

    之前经常听说“一万小时理论”,一直以为这个理论出自《刻意练习》这本书。但看完《刻意练习》这本书才明白:一万小时理论是错误的。

    刻意练习不是一味的重复练习,如果是不管方法的低效练习,就算你练习几万小时,也不会成为大师。

    真正高效的练习,是有目的地练习。所谓的有目的地练习就是:走出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模式制定有效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制定一个计划,并且想出一个检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定义明确的具体练习目标,可以有效的引导我们的练习。漫无目的地练习,会给人一种遥遥无期的感觉,只有规定一个具体目标,我们练习的时候才有一个奔头,这样练习起来才更有动力,这样练习起来效果才好,进步也快。

    我们要想快速进步,必须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的任务上面。只有心无旁骛的练习,才能得到快速且长足的进步。

    有效的反馈也是练习中很重要的部分,只有检索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我们才能针对薄弱的环节练习,练习薄弱环节,不仅进步快,而且节省不必要的浪费。不断重复练习我们已经聊熟于心的知识,属于低效的练习。就像是学生的错题本一样,错题本上记录的都是出错的题目。假如你非得在错题本上,记录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类似于1+1=2这样的题目,不仅低效,而且浪费时间。

    类似于1+1=2的这些知识,就是我们舒适区里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我们很熟悉,我们练习的时候,不需要付出任何精力,感觉好不费力,所以我们会很喜欢练习这部分内容。但是舒适区练习没有多大意义,只有我们走出舒适区,才能进步。很多朋友肯定都有这种感觉:虽然今天的学习很累,但是收获很大。而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一般都是超出我们能力的,但是我们经过种种努力完成的事情。所以,要想进步,必须走出舒适区,进行舒适区之外的练习。

    我们的大脑,就跟我们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扩大容量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走出舒适区练习,我们的大脑会很累,只要每次走出大脑舒适区一点点,我们才能不断的扩大我们的舒适区,这样我们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高手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心理表征构建的多少。所谓心理表征,你可以理解成一种东西在你心中的形象。书中举了蒙娜丽莎的例子,我们提到蒙娜丽莎的时候,大部分人脑中都会浮现出“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副画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就是蒙娜丽莎在你心中的心理表征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跟小明只见过一面,有人问你认不认识小明,你在心中搜索了好久,找到了小明这个名字对号入座的人,因为你不了解他,这个时候小明在你心中的心理表征只有他的样子。当你跟小明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了解他,这个时候提到小明,在你心中不只是出现小明的样子,还会同时跳出来幽默、风趣、待人真诚等小明的性格特质。这个时候小明在你心目中的心理表征就丰富了很多,而多出来的这些内容知识,不需要消耗我们任何精力,是自然而然出现的。

    假如把小明想象成某种知识,刚开始你了解某项知识的时候,你第一时间想象出的内容,可能只是几个字的描述。而当你对这种知识了解越来越深,再给你提这个知识的时候,可能不用你想,很多关于这个知识的内容会自动蹦出来,你可以毫不费力的想象出几百字的内容描述。这就是心理表征的厉害之处,也是高手跟普通人的区别,高手通过刻意练习,在心中创建一个一个的心理表征,用的时候直接拿出来用就行了,根本不用费力的苦思冥想。

    就像弹钢琴,开始弹钢琴的时候,我们会把音符和按键一一对应,看到某个音符,再一个的找到对应的按键,找到之后手在笨拙的去按,这样弹起来很费劲很慢。

    而高手建立心理表征之后,这个时候看音符,看到的不是音符,看到的是一个个按键,直接跳过音符转化按键的过程。更有的高手,看到音符,可能直接看到的是哪根手指,以哪种速度去按到哪个键。更有甚者,当听到一个乐曲的名字,就能立刻好不费力,一气呵成的把乐曲弹奏出来,就像是吃饭喝水这么简单,这就是这首曲子已经在他心中建立心理表征的表现。

    心理表征这个词,书中介绍的不多,我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才稍微理解一些,可能说的不是很清楚,大家要是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与高手的差距丨《刻意练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lysltx.html